本報記者 李昱丞
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方面的布局逐步顯露。
1月16日晚間,比亞迪發布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全新戰略——整車智能,向外界展現了比亞迪的智能化實力。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比亞迪將在智能化領域投入1000億元,沿著整車智能的技術路線,引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
追求智電融合
比亞迪此前在行業內提出,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不過相比其在電動化方面的頻頻動作,比亞迪在智能化方面的布局一直較少展露在外界面前。
“電動化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基礎,要想真正做好智能汽車,不是敲敲打打代碼就行。類比造房子,如果沒有電動化堅實的基礎,智能化就是危房,說倒就倒。”王傳福說。
比亞迪認為,目前行業把汽車智能化和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畫上等號,導致概念被窄化?;诖?,比亞迪發布整車智能戰略,追求電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
“智電融合的整車智能,才是智能化發展的正確方向。比亞迪發布的易四方、云輦、DMO等技術,都是電動化和智能化融合的產物,打通車輛的感知、決策和執行,讓原地掉頭、三輪行駛、應急浮水等顛覆性功能成為可能。”王傳福說,比亞迪基于垂直整合的優勢,通過智能化的架構打通智能化和電動化,產生“1+1>2”的效果。
在發布會上,比亞迪發布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璇璣架構,由一腦、兩端、三網、四鏈組成,旨在讓汽車擁有智能化的“大腦”和“神經網絡”。據悉,不同于行業既有的技術路線,璇璣架構打破了車控、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的固有框架,其可以像高級智慧生命體一樣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準控制和協同執行。

比亞迪發布行業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璇璣 李昱丞/攝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推出行業首創雙循環多模態AI——璇璣AI大模型,首次將人工智能應用到車輛全領域?;邶嫶蟮臄祿鬃?、行業領先的樣本量和高算力,覆蓋了整車三百多個場景,賦予整車智能持續進化的能力。
“智能化是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比亞迪作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車企,下一個目標就是要搶占智能化的高地,在智能化領域的投資對于比亞迪來說非常迫切。”江西新能源科技技術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速智能駕駛普及
在發布會上,王傳福重申他對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的看法。此前,王傳福提出的“無人駕駛是忽悠”一度引發外界討論。
“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常被混為一談,但二者絕不等同?,F階段,無論從法律法規還是技術的成熟度來說,無人駕駛都不具備落地的可能性。”王傳福表示,但比亞迪非常重視智能駕駛,目前打造全棧自研的研發體系,智能駕駛團隊超過4000多名工程師,其中1000多名工程師負責算法和硬件,3000多名工程師負責軟件,無論是團隊規模還是研發能力都位居智能駕駛全球第一梯隊。

比亞迪判斷智能駕駛已經到來 李昱丞/攝
據介紹,比亞迪L2級智能駕駛搭載量已經突破了260萬輛,位居中國第一;2023年比亞迪已售車型智能駕駛系統搭載率超過57%。
“全棧自研的智能駕駛以及全產業鏈自研制造的實力,大幅降低了用戶智能駕駛的體驗成本。”王傳福提到,未來比亞迪計劃在20萬元以上車型提供高階智能駕駛的選裝,30萬元以上車型全面標配高階智能駕駛,用更好的技術和更具競爭力的成本加速智能駕駛的普及。
在發布會上,比亞迪展示了全場景導航輔助駕駛,以安全為前提,做到起步、制動更平穩,大曲率彎道更絲滑。同時,比亞迪還發布了近距離代客泊車,實現車輛在復雜場景下的安全泊入。
在L3級自動駕駛方面,比亞迪也開始了探索。2023年7月份,比亞迪在深圳市獲得高快速路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成為拿到全國第一張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測試牌照的車企。
比亞迪表示,未來將不斷降低智能駕駛的體驗門檻,以更領先的技術、更具競爭力的成本,加速智能駕駛普及。
發布會現場,王傳福沒有像以往那樣穿西裝、打領帶,而是穿上工裝,攜包括智能化、電池、半導體等團隊在內的一眾工程師亮相。這一動作傳遞的信號在于,比亞迪將繼續仰仗技術方面的投入對智能化領域實現突破。
“比亞迪的文化是工程師文化。”王傳福透露,目前比亞迪擁有11大研究院,9萬多名工程師,是世界上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累計專利申請超過48000項,2023年專利申請超過6700項。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