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4月12日,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廣汽科技日”上透露了廣汽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他表示,廣汽集團已同時布局了主流的“多傳感融合技術”和前瞻性的“無圖純視覺技術”兩大技術路線,并通過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推出了以數據為核心,驅動自動駕駛閉環迭代的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打造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引擎。
作為自動駕駛商業化初期最大規模的應用場景,Robotaxi正成為市場關注熱點。IHS Markit預測,到2030年中國共享出行的總市場規模將達到2.25萬億元,Robotaxi占比將達到60%,規模為1.3萬億元。作為共享出行服務的一部分,運營效率和量產能力是Robotaxi服務成敗的關鍵。在這一背景下,業內分析認為,具備“研發-量產-運營”商業及應用落地布局的車企,將在自動駕駛發展上具有更大的核心競爭力。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廣汽集團的智慧出行平臺,如祺出行自主研發了開放式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可兼容不同類型的自動駕駛技術和Robotaxi車型,實現對Robotaxi遠程管理;2022年10月,在廣州推出全球首個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并接入第三方Robotaxi車隊進行示范商業運營;2024年1月,其Robotaxi商業化服務已進入深圳。
活動當天,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提及,如祺出行推出涵蓋數據標注平臺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圖工具鏈ONTIME MapNet、智駕仿真平臺ONTIME NexSim三大板塊的自動駕駛數據解決方案,以數據為核心持續驅動廣汽自動駕駛閉環迭代。
隨著L3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在全國加快商業化應用,數據的質量和效率作為自動駕駛技術持續迭代的重要基礎,其采集、處理、存儲和應用全流程閉環能力已成為各大車企關注的焦點。
在廣汽科技日上,如祺出行CTO宋德強表示,目前智能駕駛技術的研發和迭代,亟待解決的痛點是如何通過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獲取高質量的數據用于模型訓練。他認為,綜合成本、效率和質量等因素來看,出行平臺可能是目前作為優質數據來源的最佳選擇。
(編輯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