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在就地過年的號召下,今年春節期間,在北京工作的林女士決定留京就地過年。她選擇了去古北水鎮與男友度過春節時光。
林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為了這次行程,她提前一周就開始預訂。“景區住宿非?;鸨?,我預訂的客棧住一晚就要花掉970元,比平時上漲了不少。”林女士表示,即便如此,古北水鎮景區內酒店、民宿均顯示已全部預訂完,她只能預訂到景區外的客棧房間。
林女士的故事并非孤例,據去哪兒網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距離春節尚有一周時間時,古北水鎮的一些高星酒店、溫泉酒店就已出現除夕無房的情況。
“春節期間,古北水鎮景區日接待游客量超萬人,同比2019年游客量已恢復至90%以上。”據中青旅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古北水鎮景區從2月17日起,面向市場發放千萬元的新春優惠劵在元宵節前使用,讓年味加倍,來吸引游客錯峰出游。
此外,為了迎接春節高峰,古北水鎮亦做了充分的準備。林女士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古北水鎮活動很豐富,不僅有各種北京傳統過年民俗,還有燈光秀、無人機等表演。中青旅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滿足留京過年游客的需求,古北水鎮景區在今年春節期間推出了寫春聯、吹糖人、打銅錢、捏面人等民俗體驗互動活動。在夜幕降臨時,古北水鎮景區中有百余架無人機孔明燈升起,為旅客帶來豐富的表演活動。
“旅游業還難以稱得上真正的‘恢復’。”在中青旅遨游網首席品牌官徐曉磊看來,從空間的角度來看,旅游業仍缺乏高頻流動的動力。徐曉磊對《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指出,雖然,北上廣深及新一線城市作為客源主力,本地游、周邊游依然火爆,或一房難求,或價格高企,但周邊游的“無憂暢玩”與中遠途旅游的“放松體驗”,在效果上有本質區別。
與此同時,徐曉磊同時指出,與2020年相比,作為消費者的游客對本地過年在心理適應性大幅改善,以減少移動的云上旅游、娛樂互動、網絡消費依然向上做指數級攀升,文化在文旅二元結構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以文彰旅的局面架構初現,科技在文旅消費中的發動機作用更為突出。
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喬光輝亦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5G時代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或許也將在2021年給旅游業帶來驚喜,此外疫情期間,本地游受到關注,自駕游正在成為熱門的旅行方式。即便是在疫情結束后,本地游以及自駕游仍然會成為越來越多旅客們的旅游習慣。
“與2020年相比,2021年的旅游業一定會更好。”喬光輝強調。
(編輯 田冬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