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多位專家共話ESG:績效與價值創造需兼具

          2022-07-10 18:11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楊潔

              今年以來,油價飛漲、傳統能源公司股價回暖,ESG基金的業績表現震蕩、部分綠色科技股下挫。ESG概念和投資回報如何兼得?在7月10日舉辦的2022財新夏季峰會“ESG專場暨中國ESG30人論壇夏季年會”上,多位業界專家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在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信宸資本管理合伙人信躍升看來,對ESG的理解需要從負面向正面轉變。對此他提到三方面:首先,ESG是風險管理。中國的ESG規則未來一定會和國際標準一致,投資者不能安于“灰色地帶”,一定要考慮未來ESG相關的風險影響;同時,ESG是巨大的商業機會,意味著企業可以開啟新的產品和業務線,也可以重新自我定位;此外,中國的年輕群體對ESG價值的認同感較高,有時他們會考慮,企業不光要賺錢,是不是能保護環境、回饋社會?這一點也可以吸引人才。

              MSCI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營運決策會員會主席吳佳青表示,在為中國企業做ESG評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考慮赴美上市的企業會積極了解ESG評級。不過,全球統一ESG標準的設立并非一蹴而就,很難迅速創設一套全球一體化的標準。最好的辦法是更透明的信息披露,以及更廣泛的投資者參與,而投資者會關注自己的回報,因此會去研究風險,并且自行規避。

              富達國際全球投后管理與可持續投資主管陳振輝表示,ESG分析會將企業背景納入考慮,了解企業的運作,包括跟管理層溝通ESG戰略,交流長期的投資愿景和企業文化的發展變化,思考如何獲得長期收益。

              談及ESG基金近期略顯低迷的表現,陳振輝表示,投資領域,特別是PE領域,是看投資回報率的,但同時也要考慮規避和對沖風險。在這方面,讓企業做到ESG標準則可規避一部分監管風險。

              富蘭克林鄧普頓高級投資副總裁、全球私募部總裁兼COO蘇晶就關注的許多領域情況談道,不能真正綠色化的企業很難成功,因為這些企業未來吸引不到供應商、也吸引不到客戶和顧客。她認為,可持續投資眼下最亟需的是一套可量化指標體系。

          (編輯 李波)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