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近日,多地重大工程集中開工,有力拉動工程機械行業的需求。
業內人士預計,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將高于2022年并貫穿2023年。
各地發力擴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并喊出“開年就是沖刺”的口號。2月20日,四川推出總投資超8800億元的59個交通項目,是該省歷年來項目最多、投資最大的交通項目招商推介。2月21日,浙江省2023年一季度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開工項目共268個,總投資6808億元。此前,山東、遼寧、黑龍江、湖南、天津、江蘇等地已發布重大項目開工消息,涉及農田、水利、交通、風電、通信等多個領域。
各地重大工程集中開工,對工程機械行業產生積極影響。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表示,“受行業周期、地產拖累及疫情等因素影響,2022年挖機、起重機、混凝土機械大幅下滑,基數降至歷史低位。展望2023年,經濟托底下逆周期調控仍有發力空間,疊加2022年部分基建延后至2023年開工,后續基建項目迎來開工旺季,低基數下工程機械內銷不必過度悲觀。我們看好工程機械行業困境反轉的可能性,重視內銷大周期,并預計周期拐點漸近。同時,預計2024年至2025年,國內工程機械市場有望迎新一輪更新周期。”
春江水暖鴨先知,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已經率先感受到行業回暖的熱度。根據第一商用車網掌握的終端銷量數據(交強險口徑),2022年全年,三一新能源自卸車銷量1179臺,同比大增441%,活躍在礦山、碼頭、工廠。進入2023年,三一重工的樹根互聯工業互聯網平臺更反饋出積極信號。三一集團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1月份,四川堆高機平均工作量同比增長44.5%,陜西9類設備單月平均工作量同比增長。2月份,全國多地‘挖掘機指數’逐日走高,指數增長區域連點成片,已形成大趨勢。自春節過后,全國各地馬不停蹄開始‘拼經濟’,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挖掘機指數’上漲反映出經濟企穩回升、基建增長的特征,預計全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景氣周期。”
2月21日,主營高空作業設備的星邦智能也傳出喜訊,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我公司旗下高空作業平臺產銷兩旺,自元旦至現在已累計獲得海內外訂單超1億元,當前正準備加快發貨節奏。”當日,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鮀島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區下線,即將奔赴汕頭海灣隧道這一重點控制工程。同一日,中聯重科全球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ZAT24000H完成昆明宜良中營風電場首臺風機的吊裝,又馬不停蹄奔向下一個戰場。
在資本市場方面,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也動作頻頻積極行動。2月21日,三一重工公告,將在近期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在海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事宜,券商分析師普遍認為成功發行將有利于三一重工持續穩固其行業地位。同日,中聯重科公告,斥資2321.95萬元回購341.75萬股A股,回購價格為每股6.77元至6.8元,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激勵員工爭先創優。此前,中聯重科公告,至2月10日,已回購A股股份2.7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14%。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