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今年以來,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顯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信心持續提振,我國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
從宏觀層面來看,據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333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9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從微觀層面來看,消費類相關公司整體業績持續恢復向好,企穩回升趨勢逐步顯現。其中,以立訊精密為代表的諸多深市消費電子行業企業正加速邁入復蘇周期。
消費電子加速邁入復蘇周期
目前,以AI技術為核心正在推動全世界迎來“智能化”改造,所有消費電子產品或將被重新定義。與此同時,隨著一批優秀國產電子企業崛起,不斷推進“國產化”深度,從而帶動消費電子產業迎來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我國消費電子行業暖意陣陣,行業復蘇拐點清晰。數據顯示,消費電子成為2023年三季報改善最為明顯的板塊,第三季度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長1%,較上半年的-12.1%明顯改善。
“從基本面來看,整個電子行業迎來旺季,消費電子回暖明確,行業復蘇拐點清晰。”市場人士表示,據SW電子板塊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電子板塊凈利潤率為3.6%,從細分板塊來看,消費電子、元器件、光電子等板塊業績觸底回暖。
從微觀層面來看,相關上市公也在三季報中傳來喜訊。例如,深市消費電子公司立訊精密發布三季度報告,得益于消費電子、汽車互聯、通訊互聯等領域的營收有較大幅度增長,公司第三季度實現利潤30.18億元,同比增長15.37%,前三季度實現利潤73.74億元,同比增長15.22%。同時,公司預計2023年凈利潤為107.67億元至112.25億元,同比增長17.5%至22.5%。
在10月22日的投資者活動電話會議中,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表示,“以公司前9個月的情況來看,大客戶以外的國內外消費電子業務還增長了10%至20%。所以未來在大客戶以外的消費電子業務方面,我們預期每年會超市場平均水平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市場人士表示,后續隨著AI大模型與硬件的結合陸續完善,消費電子產業鏈也將迎來新的創新機遇。智能手機、PC、AR/VR、智能穿戴、智能汽車等終端也將成為人工智能的硬件入口,創建新的生態,帶動消費電子產業鏈新一輪創新。
資金爭相布局抓緊機遇期
得益于消費電子行業復蘇勢頭明確,板塊成交活躍度隨之明顯上升,吸引諸多資金爭相布局。根據基金三季報披露,公募配置消費電子比例顯著提升,配置比例較今年第二季度環比提升5.7個百分點,增幅排名第一。其中,數字芯片設計、半導體設備仍是重倉方向,品牌消費電子加倉增幅第一。
此外,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投資者對消費電子熱度不減。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14日,近30日表現最好的五個行業是分別是電子、計算機、汽車、傳媒和醫藥生物板塊。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很多投資者,特別是一些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往往會根據年底行情的表現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布局來年的投資方向。一些長線投資者可能會在年底行情中找到布局來年投資的機會。由于計算機、汽車都屬于消費電子范疇,因此,消費電子板塊后期值得重點關注。
據悉,目前,消費電子ETF跟蹤國證消費電子指數,主要投資于業務涉及消費電子產業的50家A股上市公司,行業主要分布于電子制造、半導體、光學光電子等市場關注度較高的主流板塊。
展望未來,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一系列推動經濟、投資、消費穩定的措施進一步落地顯效,消費電子行業獲得的政策支持效果也將愈加明晰。因此,后續消費電子的基本面將繼續加速回升,有望成為四季度較為受投資者歡迎的板塊之一。
(編輯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