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賀王娟)公開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的兩輪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經超過3.5億輛,并還處于持續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兩輪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
電動自行車使用的蓄電池,主要有鉛蓄電池和鋰離子蓄電池兩種。而當前國內主要電動自行車品牌發布的電動自行車新車型中,配備鋰離子蓄電池的比例已經超過20%。為規范提升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產品質量,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4年11月1日開始實施《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 43854-2024)。
新的技術規范,不僅規定了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單體的安全要求,還從電氣安全(包括過充、過放、外部短路、溫度保護等)、機械安全(包括擠壓、加速度沖擊、振動等)等七個方面設置了電池組的產品安全準入門檻。
為推動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的迭代升級,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12月27日由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廣東省電動車商會主辦的兩輪電動車安全論壇在京舉辦,會上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產業鏈上的企業就兩輪電動自行車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現場發布了電動自行車行業追溯服務平臺及《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質量分級評價通則》。
作為電池新國標GB43854-2024材料行業唯一參編企業的代表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泰股份”)有機硅應用研究室主任高新來博士認為,兩輪電動車熱失控之后,要保證5分鐘不起火、不爆炸,電池模組的灌膠技術方案應該是最高效、最經濟以及最可靠的一種手段。
據高新來介紹,導熱灌封、低密度灌封、發泡灌封等灌膠產品和技術,可以實現對電池包導熱、阻燃、抗震、固定、絕緣、防水等作用。另外,他還提到,使用了防火涂料C6320P的電池組殼體,無論是鋼材質還是塑料材質,即使被1100℃石油液化氣持續灼燒5分鐘,都可以因為涂料預熱快速膨脹至自身厚度10倍并形成碳層的特性,保持殼體結構完整,減緩熱失控蔓延。
目前該技術已在不少電動自行車中得到運用,集泰股份董事兼總經理鄒珍凡表示:“隨著新國標的落地,未來電池灌膠技術將在兩輪電動自行車中得到普遍應用。此外,該技術還能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電池、儲能、低空經濟的飛行汽車等產品中。”
“有機硅新能源膠未來的應用場景非常廣闊”,鄒珍凡表示,“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正在引導新增產能,集泰股份全資子公司廣州從化兆舜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建設高端新材料智造基地,目標是3年內達成年產2萬噸的產能。”
鄒珍凡預計,未來集泰股份在新能源領域用膠、水性涂料以及家裝市場用膠方面將成公司主要收入增長來源,營收占比將持續攀升。
(編輯 張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