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中心(以下簡稱“國際中心”)與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結算公司”)聯合發布《關于調整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可充抵債券種類及債券充抵折扣率的公告》,合作優化債券充抵保證金業務。
昨日,東方金誠首席債券分析師蘇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次公告中的最大亮點在于,將政策性金融債納入業務可充抵債券范圍。國際中心的會員可用其托管在中央結算公司的政策性金融債作為信用擔保,用于開展上海黃金交易所延期類保證金品種的交易。
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政策性金融債納入業務可充抵債券范圍,是國際中心進一步降低國際會員資金成本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中央結算公司不斷推進人民幣債券擔保品在貴金屬市場應用的又一成果,標志著我國債券市場和黃金市場互聯互通的進一步深化。
在蘇莉看來,短期來說,此舉有利于降低黃金市場的交易成本,提高國際中心會員的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產配置;同時,也有利于增強我國債券市場,尤其是政策性金融債對境外投資機構的吸引力;長期來看,不同投資品交易平臺之間的互認、互聯、互通,盤活存量資產,提高交易的積極性及活躍度,有助于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運行質量。
上述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中央結算公司將不斷深入合作,提升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的市場服務水平,拓展人民幣債券擔保品在貴金屬市場的應用范圍,促進債券市場與貴金屬市場實現全面的互聯互通。
蘇莉預計,未來,人民幣債券擔保品在貴金屬市場應用范圍將不斷拓展,繼政策性金融債之后,地方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品種都有望成為可充抵債券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