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農村消費將成擴大內需重要抓手 政策可打“組合拳”

          2019-05-14 19:49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萌

              本報記者 劉萌

              近期,2019年一季度以及4月份經濟數據相繼披露,在擴大內需方面、加強經濟韌性和自我調節能力方面,中國有哪些政策空間?《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

              付一夫表示,自去年年底以來,市場普遍對中國經濟預期持悲觀態度,然而進入2019年以來,中國經濟依然實現了平穩運行、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各項數據也頗為亮眼,這本身就是韌性十足的表現。

              劉哲則表示,通過實施逆周期調控政策,中國經濟2019年一季度出現企穩跡象,但根基尚不牢固。從統計數據和草根調研來看,更多的是傳統行業的拉動,比如房地產售后相關行業和基建相關行業,通信基站設備、新能源汽車等新經濟行業維持了較快增速。

              消費、投資、出口一直是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付一夫看來,“三駕馬車”表現良好,對外貿易持續回暖,固定資產投資也表現不錯,尤其是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力量。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結構繼續朝著優化、調整、升級的方向邁進。

              劉哲表示,未來擴大內需、增加經濟的韌性和自我調節,一方面要通過供給升級來滿足人們消費升級的新趨勢和居民的新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激發消費潛力。

              付一夫認為,從需求端來看,若想進一步擴大內需,釋放居民的消費潛力,應從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農村)、改善三線以下城市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予以發力。從供給端來看,要著力推動技術進步與生產效率提高,以此來實現商品質量更加優化與商品品類愈加豐富,并且通過減少生產成本來帶動商品價格的不斷降低,從而讓國人能夠提高自身的邊際消費傾向,激發消費潛力。此外,政府部門還應著力構建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推進國內消費品與國際標準對標,在支持企業培育新品牌等方面落實政策,強化監管,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等等。

              在兩位專家看來,中國農村消費從發展階段和動態增速來看,蘊含著巨大的潛力,是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突破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3525元,同比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快于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增速2.7個百分點。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1438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超過城鎮1個百分點,農村市場已成為擴大內需的亮點。

              根據商務部數據監測,一季度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3570億元,同比增長19.5%,高于全國增速4.2個百分點。其中,西藏、新疆、海南等地增速較快,均超過25%。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932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奶類、糧油、茶葉類銷售增速較快,均超過28%。

              劉哲表示,當前,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6%,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從動態的增長潛力來看,過去幾年,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高于城鎮居民,而且2010年以來,我國農村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總體大于城鎮居民,也就是說相較于城市居民,農村居民會將新增收入更多的用于消費支出。以前我國更多的是從需求側出發促進農村消費,諸如“家電下鄉”等政策曾有效刺激了消費,拉動了經濟的增長。而隨著傳統的家電下鄉或收入補貼政策對于消費增長和質量改善的邊際作用下降,今后需要更多的從供給側著手,發揮新供給的引領,擴大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拓寬產品的供給渠道,以新供給引領農村消費升級。

              付一夫也表示,未來農村消費極有可能會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他強調,要想切實擴大農村消費,還需要一套“組合拳”來予以配合,包括切實提高農村居民收入水平、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增加農村市場有效供給等。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張歆)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