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國家外匯管理局重慶外匯管理部聯合發布《關于跨境金融服務涉外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支持重慶涉外經濟發展。
指導意見共涵蓋4方面、13條舉措,力爭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跨境結算便利化、完善跨境投融資服務、健全跨境金融服務體系,支持涉外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意見》提出,支持銀行將國內民營和中小企業信貸產品等創新做法運用到跨境融資服務上來,深化跨境融資產品創新,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對于具有真實交易背景的合法主體跨境融資業務,銀行在融資審批過程中確有需求的,經企業同意可以向人行重慶營業管理部申請信息輔助支持。開展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以“出口應收賬款融資(發貨后)”為業務場景,為銀行辦理貿易融資提供關單真實性驗證服務,切實加大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支持力度。
據悉,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是由國家外匯管理局發起,外匯局、銀行等多方共建,“寓監管于服務”的業務辦理平臺。其宗旨是在不影響當前外匯業務政策的前提下,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現有出口應收賬款貿易融資流程進行再造,逐步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支撐市場主體各項跨境業務辦理,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重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有利于實現外匯局事中事后監管。
該平臺通過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推動資金“脫虛返實”。在平臺上提交企業融資申請,到受理融資、開展報關單真實性和唯一性驗證,再到融資審核、登記放款,整個出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流程清晰簡明,極大提升和簡化了實體企業的跨境融資效率。
據了解,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探索緩解中小企業跨境貿易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已成功打造跨境業務區塊鏈服務平臺,并于2019年3月22日起在上海、重慶、南京、杭州、福州等五市開展試點。
(編輯 白寶玉 策劃 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