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專家:在以數據為基礎的工業4.0上中國能實現彎道超車

          2019-12-01 20:18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朱寶琛

              本報記者 朱寶琛

              工業4.0會帶來哪些機會?哪些領域值得關注?在日前舉行的“2019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暨金融市場峰會”上,多位與會人士就相關話題進行闡述。

              富達國際大中華區基金主管馬磊稱,工業4.0會有很多點,比如高端機器人、云、工業互聯網。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數據,基于這個數據基礎可以有最多的開發,中國在以數據為基礎的工業4.0上,是能實現彎道超車、領先世界的。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廣發控股(香港)總經理沈明高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制造業的機會有兩個,分別是標準化和規?;??;ヂ摼W、信息化、智能化、5G時代最重要的特色有可能是贏者通吃。第四次工業革命可以更好利用規?;瘍瀯?,而中國就有規模的優勢,這兩者的結合對中國是非常大的機會。

              他同時表示,未來貿易結構的改變,會讓中國制造業整個產業鏈發生影響,會更多向新興市場延伸。

              “中國制造業產業鏈的重構會有新的特點,最大的特征就是要善用我們的規模優勢。”沈明高說。

              陽光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認為,正在興起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和以往不同的是,中國不是落后者,可能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走在世界的前面。

              他同時表示,如今五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成為中國發展的大趨勢:一是城市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主導性的趨勢,二是數字經濟正在超越物理經濟的趨勢,三是消費經濟超越投資經濟的新趨勢,四是服務經濟超越制造經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五是跨國經濟超越一國經濟的趨勢。

              另外,未來5年-10年有4個趨勢或者4個領域,會成為中國經濟值得關注的領域: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產業變化的新的引擎,智能經濟成為改變和重構中國實體經濟的新的力量,生活經濟正在成為我們滿足各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趨勢,綠色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的推動力。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美國發起的貿易摩擦沒有對中國的產業鏈產生根本影響,沒有妨礙我們繼續拓展除美國之外的全球市場。由于美國對我國不斷加強高新技術的管制,反過來激發了國內企業的技術創新熱情,但這種創新不能關起門來搞,一定要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包括全球的智力資源,要以企業、企業家為主體,以市場化機制為主體,吸引全球優秀的科學家幫助我國實現突破。未來在自主可控、進口替代領域,中國將會出現一批“獨角獸”。

              瑞銀證券董事長、瑞銀集團亞太執行委員會委員錢于軍表示,第四次工業革命可能是以物聯網、5G網絡充分的融合和融通為特色。根據對世界最大的上市工業企業的調查,整個物聯網大概能提升30%的勞動生產率。另外,物聯網整個產值2021年會達到1.1萬億美元。

              波士頓咨詢全球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何大勇表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是人機結合的時代,要發揮兩者的優勢。

              至于企業如何開始人工智能行動?何大勇認為,第一需要有一個清晰的人工智能戰略,第二需要有清晰的組織人力。第三是把人工智能成果應用到經營的流程中,最后是可以探索在AI領域的投資。

          (編輯 喬川川 策劃 朱寶?。?/p>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