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冀川)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生態環境部會同金融管理部門,著力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支撐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一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標準。會同有關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地方發展綠色低碳產業。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綠色金融標準研究和制修訂工作,印發《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等。實施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和環保信用評價,強化企業環保責任,助力公眾監督企業環境行為。
二是穩步推進環境權益交易。建設運行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啟動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截至今年4月底,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額262.03億元,累計成交量4.57億噸。在28個省份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累計成交額超過300億元。
三是初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建成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截至今年3月底,指導330個項目入庫并向金融機構推送,獲得金融機構授信金額約2100億元,發放貸款約640億元。配合人民銀行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在23個地方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截至2023年底,授信總額4553.84億元。
裴曉菲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推動健全環境要素市場和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完善有利于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制度,研究建立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項目聯合推介機制,助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編輯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