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陸家嘴論壇宣布,科創板將實施“1+6”深化改革開放措施,同步推出創業板第三套上市標準,強化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國信證券總裁鄧舸當日表示,本輪改革通過設置專門層次、優化制度供給,凸顯科創板作為改革“試驗田”的戰略價值。
根據《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改革包含兩大核心舉措:一是設立科創成長層,重點服務技術突破顯著、研發投入持續且商業前景廣闊的未盈利科技企業;二是推出6項配套措施,包括試點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擴大第五套上市標準適用范圍至人工智能等領域、建立IPO預先審閱機制等。創業板同步啟用第三套標準,允許未盈利創新企業上市融資。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5月末,科創板設立以來已支持587家科技企業上市,總市值達6.6萬億元。此次改革將未盈利企業上市通道擴展至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并建立“特殊標識+風險揭示”機制強化投資者保護。
國信證券總裁鄧舸指出,本次改革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尊重科技創新規律,聚焦市場關切。本次推出的“1+6”政策措施針對性強,而且包容性、適應性也不斷提升,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政策導向。以設置專門層為抓手,支持科技創新的制度供給持續增加、不斷優化,這些舉措有助于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部分增量改革措施的先行先試,也凸顯了科創板作為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
市場分析認為,本輪改革通過分層分類監管,構建了覆蓋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支持體系。數據顯示,54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中22家已實現盈利,2024年科創板未盈利企業營收總額近1745億元,同比增長24%,歸母凈虧損合計136億元,同比減虧36%,制度成效逐步顯現。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推進配套規則落地,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嚴厲打擊財務造假等違法行為,持續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資本市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