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修訂印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同時廢止。
節能審查是指根據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源消費、能效水平及節能措施等情況進行審查,并形成審查意見的行為。此次《辦法》的發布,有利于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升節能審查制度效能,強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管理。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我國最早于2010年出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此后分別于2016年和2023年對其進行修訂,以優化制度設計、提升審查效能。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節能審查制度建立實施以來,從源頭上減少了能源浪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十四五”以來,全國每年通過節能審查有效減少項目不合理設計能耗約14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0萬噸。另外,其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用能主體節能增效等方面亦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該負責人也指出,隨著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節能降碳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安排,對節能審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節能審查制度在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有的制度規定還不夠剛性、不夠細化,加強項目源頭把關和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機制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有的地方在制度執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亟需通過修訂辦法予以推動解決。
為此,《辦法》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修訂。一是將碳排放評價和煤炭消費管理要求納入節能審查制度??紤]到節能與降碳的高度同源性,并緊扣煤炭這個碳達峰的主要影響因素,本次修訂將項目碳排放評價、煤炭消費控制和壓減要求納入節能審查范疇,對項目用能和碳排放情況進行綜合審查評價,并同步對文件名稱作了修改。
二是建立節能審查權限動態調整機制。綜合考慮節能降碳形勢、行業發展情況等因素,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實施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并細化審查流程等具體要求。
三是完善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管理有關規定。要求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加強對節能審查實施情況的監督管理,明確項目發生重大變動、未落實節能審查意見等具體情形和處置方式,強化項目節能審查驗收管理要求,完善法律責任相關規定。
“新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作為全社會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是推動節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戰場’。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未來一個時期,我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還將保持增長態勢,實現碳達峰目標時間窗口緊、任務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主任張英健表示,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的關鍵節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辦法》將項目碳排放評價納入節能審查制度,上收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節能審查權限,細化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要求,進一步健全相關規定、補齊制度短板,及時明確了新形勢下節能審查工作“怎么干”的問題,對更好加強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源頭把關、推動節能降碳工作邁上新臺階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劉瓊也認為,《辦法》將碳排放評價要求納入節能審查制度一體推進,這是節能審查制度的重大變革。后續,節能審查工作在對項目能源消費情況進行把關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項目碳排放準入管理,突出控制和壓減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費,將有力夯實“十五五”時期碳排放雙控工作基礎。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持續加強工作指導和監督管理,推動各有關方面落實好《辦法》要求,更好發揮節能審查和碳排放評價源頭把關作用,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無序上馬,扎實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