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賀王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董事長傅若清就加快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發展提出建議。
在傅若清看來,電影產業發展仍面臨引領性研究成果較少、標準體系不健全、高新技術應用水平不足等問題。“一是核心技術仍存短板,我國現有銀幕超過8萬塊,電影放映設備已實現本地化生產,組裝集成能力已較為成熟,但在關鍵設備制造領域仍存短板。二是電影產業有待提質升級。一方面,流媒體豐富了觀眾的選擇,也使觀眾對電影品質、觀影環境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電影科技的產業化應用陷于瓶頸,難以支撐影院視聽效果、電影創作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針對以上問題,傅若清建議,一是設立國家電影科技創新中心。面向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構建由電影龍頭企業牽頭、科研院所支撐、創新主體協同的國家電影科技創新中心,統籌優化配置資源,集中研發產業共性基礎技術、攻克產業關鍵技術瓶頸、推進創新成果產業化、培育高水平科技人才,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二是推進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標準體系建設。根據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及標準化需求,建立涵蓋基礎共性、關鍵數據及模型技術、關鍵應用技術的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標準體系。加強行業上下游企業、產學研用各方的協同合作,共同推進標準制定。強化標準的宣傳推廣和應用實施,指導電影拍攝、制作、放映各環節工藝設備的改造升級,提升電影行業的工業化、產業化水平。
三是促進高新技術格式電影的普及應用,加強政策引導,對影院新建、改造安裝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放映設備給予扶持,推動放映端的產業化規?;瘧?,促進影院視聽效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鼓勵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技術在電影拍攝、后期制作、發行制版中的廣泛應用,持續優化成本和效率,進一步豐富創作形式、提升創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