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金公司股東方半年報漸次披露,4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率先亮相,其中,江信基金扭虧為盈,另外3家公司凈利潤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國盛金控、大恒科技、東吳證券等上市公司近日披露半年報,旗下基金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得以曝光。
國盛金控半年報顯示,江信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4645.28萬元,凈利潤587.37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大恒科技半年報顯示,公司參股20%的諾安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0203.04萬元,凈利潤9278.18萬元,同比分別下降22.94%和63.38%。
東吳證券半年報顯示,控股子公司東吳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10926.18萬元,凈利潤1237.98萬元,同比分別下滑13%和27.79%。
越秀金控半年報顯示,金鷹基金上半年營業收入1.71億元,凈利潤1933萬元,同比分別下滑15.63%和35.88%。越秀金控已經將金鷹基金股權轉讓,金鷹基金經營情況也是最后一次在越秀金控財報中出現。
東吳證券半年報同時披露了東吳基金上半年接到的監管處罰情況。根據上海證監局6月3日下發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東吳基金在業務開展中未建立控制嚴密、運行高效的內部監控體系,未遵循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辦理相關基金份額的申購、贖回業務,責令東吳基金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受理及審查東吳基金公募基金產品募集申請。
事實上,這并非東吳基金第一次被暫停公募基金產品募集申請。去年6月19日,上海證監局就曾向東吳基金發出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在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的投資管理中,決策缺乏充分依據,受到其它機構干預,未獨立、客觀履行管理人職責。而且,從業人員與他人聯合擔任多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而實際未履行基金經理職責。為此,東吳基金在六個月的整改期內被暫停公募基金產品注冊申請。
東吳證券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管理資產總規模688.24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172.65億元,專戶資產規模485.42億元,子公司專項資產規模30.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