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是長期產業趨勢的投資大主題。近日,博時基金權益投資GARP組投資副總監陳鵬揚針對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領域的醫藥、動力電池等行業做了深入剖析。
對于產業升級方向的判斷。陳鵬揚表示:“我們在產業趨勢層面會注重兩類方向的價值變化,第一類變化是價值的增長,比如新事物衍生出來的新需求。第二類是來自于價值鏈的轉移,轉移包括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大的產業價值的轉移,比如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光伏替代煤炭。第二個維度是產業鏈的轉移。比如以新能源車為例,未來新能源車里中國可能會占非常大的利潤分配,中國的電池企業現在很有競爭力,這就是產業鏈的價值轉移。”
醫藥領域投資布局的核心就是看準產業趨勢,陳鵬揚提到:“目前海外醫藥產業出現的大市值公司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創新藥,利潤占比達80%左右,市值空間很大。第二類是消費類器械。這是我們看到的市值空間最大的兩個方向。”
陳鵬揚認為,國內產業目前到了一個發展的臨界點,首先,中國在研發端有較大的優勢,比如人才端。第二,從去年開始國內創新藥醫保政策的改革占據了大批仿制藥、輔助用藥不合理的市場空間,形成了鼓勵創新藥公司發展的環境。第三、近兩年資本市場出現了很多海外科學家回國創辦的公司,這些公司在技術上有全球視野。疊加上述三個因素,陳鵬揚認為已經看到國內創新藥產業較大的投資機會。
陳鵬揚另一個比較看好的產業是動力電池產業。他坦言,從未來十年的維度來看,動力電池可能是4萬億規模的產業,而目前產業規模還不足2000億,該產業是一個20倍空間的產業。陳鵬揚在做過動力電池產業全球競爭力比較后發現,當前中國動力電池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動力產業,無論是成本還是產業鏈的規模效應。同時,從技術上來看與全球動力電池技術差異不大,所以較為看好我國動力電池業務長期的成長空間。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