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26家百億元級私募47只產品遭被動清盤 主動清盤僅有4只

          2022-03-23 01:29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王寧

              在A股持續波動下,私募產品業績也難以穩定?!蹲C券日報》記者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發現,年內已有26家百億元級私募旗下的51只產品完成清盤,其中,遭遇被動清盤的達47只,僅有4只為到期清盤。

              多位私募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多空因素的持續交織致使年內A股波動加大,私募基金的業績也難以穩定。不過,目前壓制市場的利空因素正在逐步消散,市場底部特征明顯,私募基金業績或有企穩可能。

              24只主觀策略產品清盤

              統計數據顯示,年內以來已有百億元級私募旗下的51只產品完成清盤,其中不乏多家老牌私募。分策略來看,在這51只清盤基金中,量化策略有18只,主觀策略有24只,其余為固收和復合策略。

              從清盤類別來看,有47只為被動清盤,僅有4只為到期清盤。此外,在清盤的基金中,有業績翻倍的,也有呈現負收益的。記者發現,包括星石投資、衍復投資、銀葉投資、久期投資、寧波幻方量化、玄元投資、啟林投資等多家私募,均有產品涉及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從成立時間來看,在這些清盤私募基金中,多為近三年成立的產品,更多產品則是在去年成立,僅有7只產品成立于2019年之前。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51只清盤私募基金來看,呈現出幾個特征,一是成立時間短,二是多為被動清盤,三是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數量占比較高。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顯示,在96家百億元級私募中,年內僅有14家實現正收益,最高收益率不超8.96%,其中12家同期收益率不足5%;多達82家百億元級私募收益為負,其中,有43家同期收益率低于-5%。

              從這96家百億元級私募業績來看,老牌私募的盈利能力比較堪憂,在排名后50家機構中,老牌私募占據較高比重,包括大樸資產、泓澄投資、進化論資產、星闊投資、敦和資管、永安國富、西藏源樂晟、相聚資本、清和泉資本和林園投資等均在內;與此同時,也有多家老牌百億元級私募年內業績在-5%至0之間,例如凱豐投資、遠信投資、久期投資、天演資本、星石投資和希瓦資產等。

              從策略分類來看,排名前4家私募均為期貨策略,這是因為年內大宗商品呈現出的投資機會比較明顯。而固收、股票多頭、相對價值等收益率偏低,尤其是股票多頭策略,多數股票多頭私募排名均在靠后位置。

              市場正處于修復中

              多位私募人士認為,目前A股的利空因素正在轉變,市場已處于修復中,后期可以偏樂觀態勢對待。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告訴記者,目前A股市場在連續下挫后開始企穩,短期市場反彈讓投資者強化了回暖預期。具體到投資板塊方面,新能源、生物醫藥、消費電子、半導體,以及基礎材料元素領域都會有不錯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受全球新能源浪潮影響下的綠色能源、鋰資源板塊等,具有非常確定的高業績回報,值得投資者把握。

              鴻風資產投資總監黃易向記者表示,后期看好四個投資方向:一是光伏、新能源車產業鏈;二是高端制造業;三是與穩增長相關的基建板塊;四是看好煤炭、綠電運營等新舊能源企業。

              事實上,私募持續看好制造業,從上市公司2021年的年報中也能夠直接體現。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3月21日,已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旗下的相關產品出現在37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高達201.33億元;其中,16家上市公司為新進狀態,3家為減持狀態,4家為增持狀態,另有16家公司持股不變。從所屬板塊來看,私募所出現的37家上市公司中,有27家屬于制造業板塊,其他為金融、物流、IT、醫藥生物和消費等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百億元級私募中,高毅資產仍是當之無愧的“持有王”。數據顯示,高毅資產持有的7家上市公司合計市值高達131.75億元,其中,紫金礦業、東方財富、萬華化學、中國巨石、康緣藥業和利安隆的持有市值均在1億元以上,其中,紫金礦業持有市值高達91.26億元。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