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近日,2023金融新生態發展論壇暨中泰證券中證金牛私募大賽典禮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辦,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等多位高管參與了此次會議并發表了相關行業觀點。
萬家基金總經理助理喬亮在就“新生態下的資產配置與基金評價”這一話題發表觀點稱,投資者教育是行業的重點工作之一,投資者需要適應從剛兌高收益到接受風險投資的轉變,如何讓資方理解資產配置和原來剛兌絕對收益的差別是整個行業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泰資管組合投資部副總經理陳靜思、穩博投資創始人鄭耀、平方和投資創始人呂杰勇和皓興科技創始人朱鄭鉑,一同就“私募基金發展新機遇”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
陳靜思認為,從FOF管理人來看,一個私募基金在行業里做到牛市業績保持前列、熊市可以把回撤控制比較好的話,被選擇的概率就會比較大;私募基金需要做全自己產品線,通過差異化策略發行給客戶不同的產品。
關于私募行業應用算法交易的現狀、痛點和趨勢,朱鄭鉑稱,越來越多的私募尤其是量化私募開始注重算法交易的應用,痛點是因為大家剛開始接觸,所以還沒有最佳執行的概念;未來算法交易會越來越多廣泛地被投資人所認可和使用。
鄭耀稱,私募基金行業越來越“卷”,量化私募不應該把自己的方法論框定在一個固定范圍內,需要做出面向未來更加有效的策略。行業內卷帶來的一個情況是,由于投研過程中需要經濟效益,所以要把所有細節做到極致。
呂杰勇認為,策略要做好還是從歷史視角、長期視角看,首先有收益率,其次有穩定性,穩定性不是說幾個月的穩定性,起碼應該看一年或者很多年的周期上的穩定性,這樣更難能可貴。還有很重要的維度就是容量,同樣一個策略如果容量更大,也是考驗一個管理人自身的業務能力。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