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論市 > 正文

          私募稱“入摩”提振A股信心

          2018-05-14 14:52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下周二,MSCI將公布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名單。多家私募表示“入摩”將為A股帶來新的資金,有望長期提振A股信心。不過,上述私募認為“入摩”概念并不宜短期炒作。

              藍籌白馬升溫

              A股“入摩”名單即將公布,MSCI概念股升溫。尤其是藍籌白馬股在上一周(5月7日至5月11日)表現搶眼,明顯升溫。上證50指數單周上漲2.96%,滬深300指數單周上漲2.6%。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北上資金凈流入額度達到393億元。從單月數據來看,在經歷了1月加速流入后,2月受海外股市波動影響變為流出,3月恢復為凈流入,但當月流入規模不大,而4月北上資金再次出現加速流入現象,凈流入386.5億元,創下自互聯互通開通以來的第二大單月凈流入額(最大單月凈流入額是2014年11月創下的405.54億元)。

              “去年底我預測,2018年白馬股不可能維持像2017年一樣的上漲速度。但是,中長期來看,大白馬還是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一季度大白馬充分調整后,現在有走強跡象。這是因為A股即將納入MSCI指數,全球都將進行配置,而MSCI權重股就是白馬股。內地有好幾只MSCI主題基金誕生,都開始進場買入,預計到6月大盤股都存在行情。”深圳賽亞資本董事長羅偉冬說。

              據了解,境外資金多偏愛盈利穩健、大市值的行業龍頭公司。束其全指出,作為國內投資者布局MCSI概念股,首先需要了解外資的投資偏好。外資配置的重要標準就是績優低估值和行業龍頭,例如金融、家電、醫藥等,所以提前布局也應該優選估值較低的行業龍頭。在MSCI納入A股之后,需要注意的有:首先從市場投資情緒的角度看,會存在利好已經兌現或外資配置意愿不及預期等問題;其次,國內的機構資金,尤其是公募基金的持倉和MSCI概念股有很大的重疊,那么在MSCI納入A股后,他們的動向也是散戶投資者需要注意的。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私募普遍重視MSCI納入A股帶來的影響,也有私募人士指出,雖然“入摩”名單確定,藍籌白馬股有可能加速反彈,但目前存在利好已提前兌現,納入名單與市場預期或不完全重合等不確定性,不能盲目跟風炒作。

              有望帶來千億資金

              根據5%的市值納入因子,業內人士估算,“入摩”帶來的增量資金僅2018年一年就可能達到1000億元左右。按當前跟蹤MSCI的資金規模估算,當A股100%納入MSCI時,將會有3200億美元、約兩萬億人民幣增量資金進入A股,形成長期利好。

              調查顯示:83.05%的私募表示MSCI納入A股將在資金和信心方面提振股市,外資青睞的藍籌白馬將首先受益;16.95%私募表示MSCI納入A股對A股影響不大,“入摩”在短期內無法改變A股市場的風格。

              獨角獸投資總經理莊志龍表示,MSCI納入A股首先最直接的利好是帶來新增資金流入,2015年以來股市去杠桿之后,目前市場最缺乏的就是資金。從更深層次上看,A股市場進一步開放,而開放的市場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市場規范化程度將大幅提高。莊志龍還指出,由于外圍資金多尊崇價值投資,買入的都是基本面良好的公司,對于市場的穩定也將發揮一定作用。

              基巖資本副總裁黃明麒認為短期來看,A股加入MSCI指數具象征性意義,流入A股的資金不會很多,對A股市場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如果中國繼續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更大限度地允許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投資,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可能還會得到進一步上升。在未來,流入A股的國際資金體量取決于納入MSCI指數的股票數量等因素的變化。

              千波資產總經理束其全表示,從A股的投資者生態來看,MSCI納入A股給A股帶來了新的增量資金,助推中國資本市場走向世界。2017年,A股市場刮起了價值風,在場內資金博弈的市場,外資增量資金入場的配置方向主導了市場的熱點,價值投資成了市場主要的投資理念。

          • 相關資訊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