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陳煒
股權質押作為方便易行的融資手段,在近年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9月中旬“史上最嚴股票質押新規”的亮相,質押比例高的上市公司或將承受更多壓力。
根據新規,股票質押率不得超過60%;單一券商接受單只A股股票質押數量不得超過該股票A股股本的30%;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得超過50%等紅線。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Wind資訊統計數據發現,截至9月27日晚間,在鋰電池概念相關上市公司中,藏格控股79.21%的質押比例遠超其他公司。
而放到整個上市公司體系中來看,藏格控股的質押比例也“名列前茅”。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滬深兩市3343只股票中,僅有581家公司股權質押比例超過30%,質押比例超70%的則僅有9家。
對此,有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相比于低比例股權質押的公司,若該類公司發生股權質押風險,股東補充質押的能力堪憂。“此次股權質押業務規則的修訂,很大程度上是監管層‘防風險、去杠桿、強監管’等政策思路的延續,有助于A股市場與券商行業長期健康發展。質押新規可能造成一些大股東減持壓力或資金需求壓力較大的小市值個股,在長期股價表現上明顯承壓,進而可能加劇市場個股結構性分化”。
高質押比例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在滬深兩市3343只股票中,有2672只個股的股權質押比例在0.01%-30%之間,另有90只的質押比例低于0.01%,其余581只股權質押比例超過30%,而藏格控股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藏格控股的高質押比例,其控股大股東的“貢獻”尤為突出。根據其最近一次股權質押公告來看,截至8月30日,持有公司總股本43.67%的控股股東藏格投資,累計質押股份數高達8.96億股,占其所持全部公司股份的98.98%。
而在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的同時,藏格控股還在8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入不超過14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以此切入鋰產業。
但有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向記者表示,藏格控股認為合作方賢豐新能源擁有較為先進的碳酸鋰制備工藝及技術,但從產業經歷來看,賢豐控股并沒有技術儲備,新業務的投產日期待定,技術量產尚不成熟。
控股股東被通報
一方面,控股股東將手上所持的大部分股份進行了質押,另一方面,其大股東還存在占資未及時披露的情況。
據了解,近日,深交所網站公布了對藏格控股時任董事長邢福立,時任副董事長秦文平,時任董事兼副總裁郭寶貴,時任監事趙平安、王濟賢、張秋冬的監管函。藏格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肖永明、藏格創業等也被予以通報批評的處分。
經查,藏格創業在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17日期間,通過挪用藏格鉀肥銀行承兌匯票方式,累計占用藏格控股資金93688.16萬元。其中,2016年度累計占用資金83188.16萬元,2016年7月27日至12月31日累計占用資金10798.77萬元,2017年1月1日至4月17日累計占用資金10500萬元。但藏格控股對上述控股股東資金占用情況并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