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三季度臨近結束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布了自己的前三季度財務預報,其中,ST類企業備受投資者關注,而從數據統計的結果來看,可謂喜憂參半。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根據兩市公司信息分析得知,在84家ST類企業中,有21家公司“可能暫停上市”。原因在于,這些公司連續兩年虧損,且最新一期續虧,或最新業績預告仍是虧損。
對比這些公司的狀況可知,不少公司是兩市知名的問題企業,而公開信息顯示,短期內,公司的基本面難有徹底好轉的可能。
“公司因面臨一系列經營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重大風險(詳見本節可能面對的風險),導致公司出現大額虧損。目前,公司所面臨風險尚未解除,資金鏈緊張、流動性不足的形勢尚未改善,公司生產經營無法正常進行;因負面事件影響,公司全資子公司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而公交資源費、設備折舊等成本費用較為剛性,導致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受債務危機影響,企業流動性受限,成本上升,財務費用加大;公司融資通道被阻斷,公司資金鏈斷裂,公司主營業務大面積停產,債權人采取訴前保全等措施,銀行賬戶基本戶和一般戶被凍結,到期債務未能清償。”在公告中,這些公司如是解釋,而綜合來看,這些企業解決目前面臨的困境,需要較長的時間。
不過,也有不少ST類企業,預測經營狀況正在好轉。
數據顯示,有22家ST類公司稱可能摘帽或可能摘星,還有6家公司稱即將摘星,或符合摘帽條件。其它ST類公司的風險預測結果,則是可能維持目前狀況不變,或者不確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