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放緩,二級市場大幅波動。曾經大量置業、瘋狂抵押貸款開疆拓土的大股東也感受到了“中年危機”的來臨。
562家公司控股股東質押比例超八成
隨著二級市場股價下跌,大股東財富快速縮水,部分質押股份面臨爆倉危險。
2018年兩市共計3433家公司的股東參與了股權質押,質押股份總市值4.4萬億元,占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0%。703家公司的股票質押比例超過50%。
一個突出現象是,質押比例呈上升之勢,控股股東股份質押比例超過80%的公司數量從2015年的364家增加到最新的562家,三年間上漲超50%。
77家上市公司控制權易主
由于經濟形勢不好,公司運營不佳,部分大股東面臨失業困境。
2018年共108家上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77家公司控制權易主,民企數量最多,占比七成??毓蓹嘁字鞴菊紝嵖厝俗兏镜谋壤秊?1%,為近三年來最大值。
8家ST公司控制權易主,ST準油與*ST云網被迫通過司法拍賣的方式轉讓控制權。永輝超市、網宿科技、掌趣科技、東方新星等14家公司控制權變更成“無主”狀態。
控股權易主公司的股價2018年平均跌幅達38.9%,遠遠跑輸大盤。
108家控制權轉讓的公司中,11家公司控制權獲國資接盤。估值方面,國資接盤股平均市盈率為24倍,5股市盈率不足15倍。從二級市場走勢來看,國資接盤并未能提振股價的長期走勢,絕大部分個股市值縮水嚴重。
電子、機械設備行業成受援重點
質押疑云重重下,政府啟動了救助措施,燃起了大股東一線希望。收入銳減、徘徊在失業邊緣的大股東紛紛申請領取政府救助金。
據不完全統計,民企紓困專項基金規模已達5145.11億元,其中各地政府紓困專項基金占到55%。自10月14日深圳政府宣布安排數百億的專項紓困資金以來,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東等十余個省市發布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10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受援”公告,46家公司已實施完成,其中來自電子和機械設備行業的公司最多,均有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