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4月8日晚,石大勝華披露2021年年報及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56億元,同比增長57.6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8億元,同比增長353.6%。今年一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5億元至4.72億元,同比增長91.86%到103.5%。公司確定的2021年度分紅預案為擬10派3元(含稅)。
近年來,由于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鋰電池產業鏈因此迅速發展,現有鋰電池材料產業快速擴張,石大勝華也于2021年內持續向新能源新材料業務進行轉型。
報告期內,公司依托公司碳酸酯溶劑的優勢,拓展布局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配套完善10萬噸/年液態鋰鹽項目,1.1萬噸/年新型添加劑項目;延伸發展鋰電材料項目,布局2.1萬噸/年硅基負極、2萬噸/年補鋰劑、1萬噸/年新型導電劑等項目;布局5萬噸/年濕電子化學品項目。通過項目的不斷實施,促進公司可持續發展。
項目建設方面,報告期內,石大勝華武漢基地簽署合作協議;濟寧基地成立合資公司;石大勝華(泉州)有限公司44萬噸/年新能源材料項目(一期)建設完成并試生產;東營基地1000噸/年硅碳負極項目、5000噸動力電池添加劑項目(一期)建設完成并試生產;碳酸二甲酯提質增效技改項目、5萬噸/年鋰電材料技術改造項目順利推進;2021年底,集團公司還接連公告布局了7個新建項目。
公司表示,2022年是公司業務轉型的關鍵期,公司將繼續鞏固碳酸酯行業龍頭地位、加快建設電解液及配套項目、瞄準硅基負極材料發力以及拓展濕電子化學品領域業務的年度目標,深化業務布局。
據悉,隨著碳酸脂系列產品業務多基地擴大產能,公司2022年將增加碳酸酯溶劑有效產能15萬噸,產能同比增長50%。此外,公司規劃的30萬噸/年電解液項目,2022年將加快推進。同時,公司的10萬噸/年液態鋰鹽項目、5000噸/年固態鋰鹽(二期)和1.1萬噸/年特種添加劑項目也將緊鑼密鼓的開展建設,為2023年電解液項目順利達產做好配套。
通過2022年業務轉型措施的實施,公司將由一站式電解液材料供應商轉變為電解液+材料綜合平臺服務商。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