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宇薇
4月30日,威帝股份發布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99.51萬元,同比下降28.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573.92萬元。
對于虧損原因,威帝股份表示,2023年,受行業環境影響,公司業績承壓,從而出現下行。此外,客戶因降低成本需求,使用簡化版總線,總線銷售數量雖有所增加但產品單位售價和毛利率降低,亦導致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
首季業績回暖
威帝股份是國內汽車電子控制產品供應商,主要生產汽車組合儀表、汽車CAN總線控制系統、智能駕駛座艙系統、汽車行駛記錄儀、控制器等客車車身電子產品。
從市場環境來看,根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受新能源國補取消和經濟下行影響,2023年新能源客車市場需求下滑較為嚴重,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售4萬輛,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35.18%。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營業績與行業需求息息相關,受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出影響,2023年公交采購需求大幅下降,威帝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減少。”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汽車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駕駛成為汽車行業的熱門領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環境也迎來轉機。
市場需求回暖下,威帝股份今年一季度盈利向好。公司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53.37萬元,同比增長52.4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8.28萬元,扭虧為盈。
威帝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面對行業和市場需求的壓力,公司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抓好產品質量和技術創新,保持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產品主要目標市場是大中型客車市場,并已逐步進入到新能源卡車市場。隨著2024年新能源客車有望出現恢復性增長,公司將在原有業務不斷擴大創新的同時,業務范圍逐步向卡車市場延伸及拓展。”
積極把握發展機遇
依托于汽車電子化率提升、智能駕駛的發展和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國內市場的需求在新一輪汽車電子化技術革命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并助力國內產業鏈相關公司快速成長,汽車電子產業發展迅速。
張翔表示:“智能化、綠色化是當前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5G、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傳統汽車開始向智能汽車轉型,當前國內外經濟逐步復蘇,汽車電子的需求也將會得到大幅改善。”
面對市場的新機遇,威帝股份積極把握,對全液晶儀表、控制模塊、智能駕駛座艙系統、域控制器等新產品加大研發投入,2023年研發投入合計1384.3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26.12%;今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為287.04萬元。
隨著城鎮化發展、公交都市建設、農村客運公交化等有利因素對市場需求形成支撐,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試點從傳統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化步伐不斷加快,新能源公交需求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
目前,威帝股份已是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北汽福田、中通客車等國內大型客車企業的主要配套商,同時也是重汽集團等卡車生產企業配套商。
“公司將利用已形成批量供貨的卡車配套平臺,進行產品的延伸配套,在現有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擴展產品線,提升綜合競爭能力,提高卡車市場份額,擴大利潤增長點。”上述威帝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公告,今年一季度,威帝股份召開董事會,選舉張何歡為公司董事長。隨著管理團隊注入新鮮血液,公司經營戰略將進一步推進。
提及未來發展規劃,威帝股份表示,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推動產品的升級換代,不斷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新產品,執行梯次化的產品體系,擴充公司產品鏈。同時抓住我國汽車行業車聯網、新能源的發展機遇,基于客戶及未來市場需求,對公司產品進行性能升級、改進,提升產品質量及質量穩定性,保持公司在行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提高市場覆蓋率。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