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蘇詩鈺)5月28日,中誠信國際2024年中信用風險展望與投資人服務峰會在京舉行,重點圍繞宏觀經濟的新形勢、新質生產力、城投轉型的新特征,服務的新產品以及ESG業務發展新趨勢各方面展開討論。
就宏觀經濟層面,中誠信國際董事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副主席閆衍發言時表示,中國今年宏觀經濟開局平穩、增長提速,其中工業生產與制造業投資顯著加快,出口的邊際改善也發揮了外需的拉動作用,經濟運行整體呈現出向好態勢。
閆衍指出,當前重大宏觀經濟政策的效應仍在釋放過程中。一是大規模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利于推動經濟形成良性循環。二是房地產新政有助于改善市場供需失衡問題,也有利于地方財政增長和經濟復蘇。三是政策推動新質生產力持續蓄能,但當前尚不足以對沖舊動能的下行,數據要素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待提升。四是“一攬子化債”與超長期特別國債齊推進,支撐經濟增長并保障財政可持續,其中超長期特別國債是積極財政的重要發力點,持續助力穩增長、調結構。
“深化改革或將在企業領域、市場領域、財稅領域以及創新與開放領域進行重點部署。”閆衍總結指出,當前各領域政策措施應當加快落地見效,短期逆周期調節與中長期改革形成合力,推動中國經濟實現新舊動能平穩轉換。
對于中國全年GDP增速的預判,閆衍表示,政策效應釋放與改革深化落地將持續支撐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新質生產力有助于推動新舊動能平穩轉換與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全年經濟增長有望達到5.3%左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并未改變。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