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歌手發新專輯后,多多少少總有排行榜進行銷量盤點。日前,美國歌手“A妹”ArianaGrande發布新歌,在iTunes排行榜排名第四,在其前三位和后三位均為吳亦凡的作品。一張美國地區的排行榜預算系統顯示,吳亦凡的銷量是ladygaga的1750倍。11月6日,該話題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有一些美國網民詢問吳亦凡是誰。
據了解,吳亦凡粉絲利用更換IP等技術手段,規避購買規則,為吳亦凡的新歌刷銷量榜,將其送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對此種行為,業內普遍表示并不認可。脫口秀藝人池子表示,“你們這樣刷榜,他永遠不知道自己音樂什么水平,沒辦法進步,為了他好別刷了。”
而一位21歲的吳亦凡粉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冤枉,“粉絲經濟,不就是消費粉絲嗎?我們又沒偷又沒搶,作為粉絲愿意被消費,愿意出錢給愛豆(偶像),也不行嗎?”
近年來,國內偶像小鮮肉頻出,粉絲消費的瘋狂行為不勝枚舉。7月份,《證券日報》曾報道《組織者卷款跑路“喜提海景房”?粉絲集資游走在灰色地帶》揭露粉絲圈內幕。
有業內分析師指出,粉絲經濟是指某位偶像的受眾市場,并不是讓粉絲砸錢造假。
他認為,平臺、偶像、制作方都是這場狂歡的受益者,包括蘋果的iTunes排行榜,都是粉絲話真金白銀買上去的,因此并沒有改革的動力。在粉絲作出瘋狂的舉動時,應當有第三方監督和把控,才能更公平的娛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