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6月26日,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聯合主辦的2019“小企業·大夢想”高峰論壇暨金融服務中小企業大會在北京舉行。恒豐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穎作主旨演講表示,近年來從PC端、局域網到互聯網、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銀行正被數字化、智能化重新定義,流程控制、價值實現都被新的業態重新解構,金融科技已經成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恒豐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陳穎
陳穎表示,金融科技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普惠金融提質增效,開啟了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是突破空間阻隔,連通信息孤島,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商業銀行已經實現對小微企業和其他普惠主體的精準畫像,在程序實現線上自動審批、智能監測,正在著力解決普惠金融缺信用、缺信息、缺信任的問題,廣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接入渠道更廣,申請更加便利,信用主體融資難的問題有了新的破解之法。
二是有效降低邊際成本,提升信貸成本的可負擔性。
三是全面拓展風控外延,提升了商業可持續性。傳統信貸調查側重職業、收入、資產、負債等方面,往往都是一些靜態的結構性數據,金融科技可以從更多維度收集客戶的非結構信息和動態信息,貸后通過風險工具,可以更加精準定義用戶的風險狀況,實現提前警示,防止風險蔓延。
最后,陳穎認為,銀行機構特別是中小銀行只有抓住機遇發揮優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之路,才能在科技和金融融合發展的大時代占據一席之地。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