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楠
8月20日,上海金融法院成立兩周年之際,法院相關部門領導與百度舉行會談,就如何打造智慧法院進行了深入探討。作為全國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不僅在執法辦案、司法改革和隊伍建設等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還率先把人工智能融入到法院信息化建設中,成為全國“AI+司法”創新典范。
在法院的日常工作中,書記員每天有大量的庭審記錄需要輸入和整理,特別消耗人力和精力。法官們每天要審閱各類卷宗,從中梳理關鍵信息,理清案件事實。面對這些挑戰,作為司法體制改革先鋒代表的上海金融法院主動擁抱人工智能,選擇與百度公司合作。借助百度知識圖譜、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加速上海金融法院智能化升級。比如針對法官和書記們員日常繁瑣的查閱文件工作,百度基于OCR文字識別技術,將圖片格式法律文書自動轉換為文本格式,為法院電子信息化提供了保障。
電子信息化只是第一步,人工智能重點是成為法官們的“虛擬助手”。百度將其知識圖譜、語義理解等技術應用于司法行業法院庭審場景,模擬法官審判思維和邏輯,同時結合人工智能海量處理數據的優勢,自動處理庭審場景的多種類型卷宗文書、分析案件內容并歸納推理出案件的訴請和抗辯點等知識要素,輔助法官提升決策效率。
上海金融法院于2018年8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它的設立是上海司法體制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對進一步完善上海金融審判體系、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服務保障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編輯 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