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市場公平有序競爭

          2021-03-08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我認為,一定要保護在創新和高科技方面進行了巨大投入并取得成效的個人或者單位,使他們的辛勤勞動能夠獲得相應回報。”日前,全國政協委員、高德紅外(002414)董事長黃立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關注。

              黃立認為,對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保護不僅是改革開放的外部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內部需求。因此,他此次的提案將“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市場主體公平有序競爭”作為了核心議題。

              知識產權

              是企業核心利益

              黃立創辦的高德紅外是一家專注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他認為,知識產權是創新型科技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是社會生產力持續創新的基礎。與專利的公開換保護特性不同,商業秘密因其區別于公知的“秘密”特性,已成為企業生存的核心利益和競爭的秘密武器。

              經歷了數十年的努力,高德紅外不僅實現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探測器芯片技術研發,同時也培養了大批紅外人才。通過自身多年刻苦創新,用十年的時間打磨一項技術,方才結出碩果,這一過程中,黃立深切感受到保護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因此,黃立就保護知識產權提出了四項建議:一是進一步完善以知識產權、商業秘密保護為核心的法律法規和運行機制。一方面,建議加快制定《商業秘密保護法》;另一方面,建議相關部門對勞動者繳納社保情況進行有條件的開放查詢。

              二是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商業秘密專項行動,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的監管執法力度,加大對跨區域、跨行業侵犯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等案件的處理。

              三是加大對侵犯商業秘密的企業和勞動者的處罰力度,增加對勞動者違反廉潔、誠信義務的監管。

              四是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力度。相關部門要利用“知識產權宣傳周”等活動載體,電視、廣播電臺、新媒體、發放宣傳單、舉辦知識競賽、開展以案釋法講座等多種方式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力度。

              黃立呼吁大家關注企業知識產權、商業秘密的保護問題,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公平、健康和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鉆研紅外技術

              服務社會發展

              據黃立介紹,為打破西方國家對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壟斷和封鎖,他自大學時代就特別關心紅外技術,并開始著手研究。“當時我就覺得工程師也好、科學家也好,首先他應該是一個愛國者,應該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國家最需要的技術。”黃立說,2010年高德紅外在深交所上市后,便走上了長達十年的中國紅外芯自主研制國產化道路。

              “只有擁有了自己設計、生產的芯片,才能主導自己的命運。”黃立說,高德紅外目前已經構建了從底層紅外核心器件到綜合光電系統,再到頂層完整WQ系統總體的全產業鏈科研生產布局,搭建了一個體系完整的高科技軍工集團。

              2020年12月底,高德紅外獲得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裝備總體資質證書,黃立介紹說,這標志著公司進入了全新的領域,真正實現了從配套單位向總體單位的跨越,“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獲得裝備總體資質的民營企業,將公司發展的天花板推升到10倍以上。”

              據公開信息,高德紅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紅外芯”,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產品線最完整的紅外熱成像探測器芯片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同時大批量提供制冷、非制冷兩種探測器芯片的民營企業。

              據披露,近期高德紅外通過專家評定的1280×1024@15μm雙色紅外焦平面模塊探測器,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打破少數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核心技術是要不來、也買不來的,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努力和不斷的投入,并在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后才可能取得成果。”黃立說,“中國人的智慧和勤勞并不比別人差,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產品,為我國的國防、工業、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做實實在在的貢獻。”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