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桂小筍)6月20日,畢馬威中國正式發布《曲張合律 穩掌機樞——2025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于行業宏觀綜述和產業變革洞察兩大部分。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金融業主管合伙人張楚東介紹,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業。新興技術不僅僅是優化流程,而是在創造全新的互動模式、決策機制和價值來源。2025年,預計將看到更多銀行積極擁抱AI,探索其在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當然,新技術的應用也伴隨著數據安全、模型治理、倫理合規以及人才技能升級等方面的挑戰。銀行需要在積極探索的同時,構建完善的治理框架和風險防范機制,確保技術應用的安全合規與可持續發展。
隨著中國宏觀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和消費市場動能轉換,“人工智能+”正推動金融服務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深度轉型,如何通過金融創新打通產業端與消費端的價值鏈條,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
《報告》顯示,人工智能在銀行業的應用場景正不斷拓展和深化,從前臺業務(智能投顧、產品咨詢智能客服)到中后臺業務(智能反洗錢、智能監管),人機協同的業務流程轉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與創新突破。人工智能正重構金融服務價值鏈,未來,專家級金融能力借開源生態與易于接入的AI模型,向小型機構及個人下沉普惠,沖擊傳統金融模式。AI也將驅動人機協同深度融入金融運營與管理,實現運營自動化與智能化升級。
(編輯 何成浩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