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1月19日,遙感應用領域年度盛會——“遙感應用技術論壇”在京隆重開幕。論壇以“助推遙感生態產業發展,共建智能美好未來”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400余名行業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遙感應用新理論、新技術,分享新進展與新成果。
本次論壇由中國測繪學會指導、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專門委員會支持、首都師范大學水資源安全北京實驗室與北京地理學會協辦、航天宏圖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副主席賴明、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宋超智等領導為大會致辭,張小曳院士、劉先林院士等專家作前瞻性報告。航天宏圖在大會上舉行PIE-Engine遙感云服務平臺發布儀式。
“衛星遙感是藍天、碧水、青山、凈土的守護者。最近20年,我國遙感應用發展迅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跨越式發展,遙感應用日益產業化、大眾化。”會上,各與會專家對近年來我國遙感應用的發展給予充分肯定。他們認為,我國陸地、風云、海洋、高分等系列遙感衛星家族將進一步壯大,遙感數據自給能力全面形成,政府對各行業各領域的監測監管將更加實時、精準、高效。
論壇期間,與會專家認為遙感應用的創新必須緊抓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服務兩個方面,這也是發達國家對我國進行遏制的關鍵領域。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遙感應用需要更高層次、更高水準的創新,也只有創新才能使我們具備‘應萬變’的適應能力,才能在國際市場激烈的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動。
論壇期間,航天宏圖發布PIE-Engine遙感云服務平臺。PIE-Engine遙感云服務平臺構建“開放+共建+共享”的遙感云生態,在功能上實現了GoogleEarthEngine(GEE)的國產替代,打通了應用之間的數據煙囪,打破了國內長期缺失GEE競品的局面,且在云化支持、國產適配、智能分析、虛擬仿真等方面更勝一籌,能夠支持自然資源監管、生態文明建設、精準農業、極端天氣監測分析等多個行業與領域的應用。(記者/李喬宇)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