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會議活動 > 正文

          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峰會觀察:資本仍在入局 新銳機構機會增多

          2021-10-24 15:03  來源:證券日報網 李豪悅

              本報記者 李豪悅

              消費創業和投資“涼了”嗎?近期,藍鯊創始人劉娟在由藍鯊消費主辦的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峰會現場,談到消費賽道和投資現狀時表示,“我們堅定不移地認為,消費是熱的,而且會一直熱下去,新消費品牌創業的最好時間就是此刻。”

              據了解,過去一年中藍鯊消費走進長沙、廈門、鄭州、重慶等城市,發現當地的新消費品牌、區域的消費賽道創業者,紛紛走向主流。藍鯊消費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新消費品牌創業的黃金時代,消費品牌“主流化、數字化、資本化”程度遠遠不夠,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資本仍在入局

              早期入場者獲益更高

              會上,藍鯊消費發布《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TOP30》(下稱獨角獸)和《2021新消費品牌未來獨角獸TOP100》(下稱未來獨角獸),并評出《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伯樂TOP30》和《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捕手TOP10》。

              藍鯊消費數據顯示,《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TOP30》獲得超過80家機構的投資,看似數量很大,但市場上絕大多數投資機構未能投出一家獨角獸。老牌投資機構依然在《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TOP30》的投資里保持領先,紅杉中國投中12個躋身榜首,IDG資本投中10個緊隨其后。

              高瓴、黑蟻資本、今日資本、天圖投資、凱輝基金、峰瑞資本、源碼資本和CMC資本等8家投資機構也以投中3家以上的獨角獸躋身TOP10。與其他機構投資領域全面不同,黑蟻資本和天圖投資專注于新消費投資。

              不過,越早進入并投中獨角獸的資本,退出時無疑會獲得更高的收益。從入局時間來看,IDG資本和紅杉中國顯然頗具前瞻性,往往能在早期捕獲獨角獸。IDG資本早期即投中7家獨角獸,紅杉中國早期投中了4家獨角獸。今日資本所投資的4個獨角獸中,有3個是早期投資的。經緯創投、梅花創投、不惑創投、啟明創投、險峰K2VC、挑戰者資本均投中一個獨角獸,且均為早期入局。

              新銳機構機會增多

              馬太效應明顯

              藍鯊消費在對《2021新消費品牌未來獨角獸TOP100》的投資機構分析中發現,金鼎資本以12家成為投中未來獨角獸最多的伯樂機構。

              緊隨其后的是IDG資本、經緯創投、真格基金、順為資本、挑戰者資本、紅杉中國和天圖投資,均投中8家未來獨角獸。從投資入局時間看,真格基金、梅花創投、源碼資本、峰瑞資本、不惑創投、險峰K2VC所投中的未來獨角獸均是在A輪前,具有“快準早”的特點。

              對于新銳投資機構而言,想要躋身獨角獸伯樂俱樂部的唯一方式也許是,在早期即挖掘水下項目,搶占首輪份額。加華資本、天圖投資、不惑創投都是靠首輪投中文和友、奈雪的茶、鍋圈食匯一戰成名的。

              與此同時,在投融資市場中,馬太效應明顯,明星獨角獸受到幾乎所有機構的追捧。藍對獨角獸來說,資金是最基礎的需求,管理、人才、IPO、供應鏈方面的賦能,創始人更為看重。因此,頭部機構往往能憑雄厚的資金實力,全方位的賦能能力,得以在激烈的項目爭奪戰中,成功搶到這些獨角獸的“投資份額”。

              投資了元氣森林的凱輝基金合伙人馬駿曾表示,元氣森林之所以愿意接受凱輝基金的投資,是因為凱輝可以對接保樂力加的資源。

              本次峰會,藍鯊消費根據投資人的投資成績,包括是否有IPO項目,是否投出了獨角獸和未來獨角獸等明星項目,選出了《2021新消費品牌獨角獸捕手TOP10》,他們分別是:凱輝基金管理合伙人段蘭春、真格基金創始合伙人兼CEO、高榕資本合伙人韓銳、黑蟻資本管理合伙人何愚、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IDG資本合伙人連盟、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宋向前、美團龍珠創始合伙人朱擁華。

          (編輯 張明富)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