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昱丞)近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之際,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國家聲音資產全產權生態鏈建設”項目啟動儀式舉辦。
在活動上,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國際聲音資產交易平臺正式上線。該平臺作為國家唯一的國際聲音資產交易平臺,對標國際聲音資產流通標準,以大數據、區塊鏈和云服務等技術為核心,以可信可控聲音數據資產,打造覆蓋聲音資產確權、評估、文化數字資產交易和保護的全球交易體系,高質量實現聲音資產從數據到數字、再到數智經濟的價值倍增。
在線下,該平臺打造區域國別聲景文化地標,孵化區域文化聲音資產,推動聲景資源在公共服務、新文旅體驗、國際傳播等領域的創新應用,進而實現聲音資產交易場景替代產品生產。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總經理、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主任塞夫表示,“國家聲音資產全產權生態鏈建設”項目啟動儀式的成功舉辦,開啟了中國聲音資產保護、開發與交易的新篇章,意味著聲音資產領域即將迎來蓬勃發展,也將為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另外,在活動上,區域國別聲音資產研究院正式成立。該機構以聲音資產研發為戰略支點,通過系統性開發與價值重構,突破傳統文化產業模式的發展瓶頸,為數字文化產業升級發展注入新動能。區域國別聲音資產研究院與首批十家聲音景觀港(以下簡稱“聲景港”)建設示范基地成功簽約,標志著國家聲景港工程建設正式啟動。
目前十家示范基地包括:北京魚果聲景港、陜西西安易俗社聲景港、上海音樂療愈聲景港、海南國際聲景港、四川樂山聲景港、內蒙古馬頭琴聲景港、山西聲景港、河北磁縣聲景港、廣東上品神韻聲景港、廣東佛山聲景港。
首批示范單位將通過“非遺數字化采集—科技創意轉化—交易場景落地”的閉環路徑,形成聲音資產全產權生態鏈的建設與文化數字化發展的創新模式。
(編輯 張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