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問題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5月2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消息稱,將于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其中包括《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在列。同日,銀保監會發文放寬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條件。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銀行服務中小微企業面臨資本不足,激勵約束不到位等能力和意愿問題。11條改革措施圍繞著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考核激勵、政府性融資擔保等主題進行一系列部署。上述改革舉措必將推動中小銀行以更大力度去支持中小企業,進而助力實現保市場主體、保就業、?;久裆?、保供應鏈產業鏈等目標。
中小銀行增資“補血”提速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小銀行在盈利、資產質量等方面面臨更大挑戰,資本補充的迫切性增強。
通常來說,銀行補充資本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內源性的,比如依靠自身盈利;另一種是通過外源性方式補充資本,比如IPO、可轉債、定增、永續債、優先股、二級資本債等。
今年以來,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速度在加快,但是與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需求相比還有所不足。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貨幣網數據統計,截至5月31日,今年以來國內商業銀行已發行了14只永續債,發行總額達2829億元。從發行主體看,城商行、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的數量和規模都在增加,具體來看,年內已有東莞銀行、華融湘江銀行、湖州銀行、江蘇銀行、桂林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等10家銀行獲批發行479億元永續債。其中,江蘇銀行獲批發行200億元永續債,在10家銀行中獲批規模最大。
除發行永續債外,二級資本債券也成為中小銀行補充外源性資本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完成二級資本債券發行工作。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1家銀行發行12只二級資本債券(天府銀行發行二期),合計發行規模達957.3億元。具體來看,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銀行種類很多,從數量來看,發債的銀行以地方銀行為主。
但從發行規模來看,各家銀行發行規模差距較大。例如,交行、農行發行二級資本債券規模均達到了400億元,而其他中小銀行的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均在5億元以下。其中,新建農商行發債規模最少,僅為7000萬元。
據銀保監會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53%,較上季末下降0.12個百分點。其中,城商行和農商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65%和12.81%,較上年末分別下降0.05個和0.32個百分點,明顯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探索多元化資本補充方式
金融委在年內多次研究部署中小銀行改革發展,特別是多次提出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問題。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辦公廳主任肖遠企近日也提到,將加強對中小銀行的支持,在資本補充方面開綠色通道的同時,在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方面也會加快速度。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有較大的風險,資本充足率未達標,另一方面是資產質量問題,需要清理和確認壞賬規模。而《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工作方案》可以緩解風險,避免引發系統性風險。目前城商行和農商行體量較大,可考慮進行重組,提高抗風險能力。
對于如何建言中小銀行長期改革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記者表示,除了通過補充資本金的方式來維持自身發展之外,實際上,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的方式有很多,借助金融市場,尋找到長期的補充資本金方式,這也有助于自身的長期改革發展。例如,根據銀行的信用水平、財務能力等來分層次的允許發行債券,以此作為銀行的附屬資本以及作為資本金的有效補充,這也是銀行長期發展的重要方式?;蛘呤窃试S部分銀行開辦非上市證券業務,由于中小銀行和小微企業關系緊密,如果在他們之間再建立非上市證券業務的聯系,可以更加凸顯普惠的效果,既有助于拓寬中小銀行的經營渠道,也可以幫助小微企業實現融資。
近期,部分中小銀行經營存在風險隱患引起關注,如何做好風險平衡,盤和林認為,化解的方式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從銀行內部來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是肯定需要的,加強企業內部監管,規范股東行為,嚴打內部關聯交易,優化股權結構,強化風險管控,做好資產分類、分級高效管理,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等等。另一方面,要想化解風險,增強自身資本實力是至關重要的,適當放開中小銀行發行普通股、債券、引入合格的戰略投資者等等,或者前面我所提到的允許銀行開辦非上市證券業務等等,拓寬資本金來源,拓展銀行業務渠道,增強銀行資本實力,進而抵御金融風險。
“科技金融快速發展,中小銀行自身在這方面投入存在短板和不足,所以通過加強和科技金融類的公司或者是其他的大型金融機構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溫彬對記者表示,在疫情之下,整個經濟面臨著這個下行的壓力,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也在上升,而中小銀行的客戶主體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面臨著較大的不良信用違約風險,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首先要增強中小銀行的資本實力,提高抗風險的能力,急需要補充中小銀行的資本金。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