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潘玉蓉
今年3月,為響應廣東省小微企業反映銀行賬戶存在的開戶難、慢、煩等問題,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發布《廣東省小微企業開立銀行結算賬戶特別服務規范(負面清單)》(簡稱“22條負面清單”),這也成為推進廣東省銀行賬戶管理“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創新舉措。將近兩個月過去了,負面清單落實情況如何?5月13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就試行的相關情況對記者進行了說明。
調研、暗訪和實地核查
“為有效監測負面清單實施效果,精準干預個別銀行的政策執行偏差,我們組織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做好小微企業滿意度調查、服務質效統計監測、電話暗訪及實地核查等三方面服務質量監管工作,努力讓小微企業、廣大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支付結算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采取“推送二維碼問卷直達小微企業、回收數據由人民銀行直接掌握”的方式,完成了對6.8萬余戶小微企業開戶滿意度的跟蹤調查,回收有效調查問卷近4萬份,問卷回收率超57%。結果顯示,負面清單實施近兩個月來,廣東省小微企業開戶成功率高達99.9%,超80%的小微企業僅需往返銀行網點1次,近99%的小微企業在3個工作日內便完成賬戶開立。小微企業銀行開戶服務滿意度達99%,相比2018~2020年的平均水平提高2個百分點。
除發放二維碼直達調查問卷外,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還組織全省人民銀行系統開展對319家地市銀行、1217個對公服務網點的電話暗訪、實地核查工作。
約談與限期整改
“從前期收集的實施情況看,現階段廣東省部分銀行小微企業開戶服務仍有改進空間。”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支付結算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如個別銀行未能根除簡單機械的管理理念和做法,仍存在直接將其他銀行或相關部門共享的風險線索信息作為拒絕開戶理由、以企業異地注冊等為由直接拒絕開戶等情況;個別銀行對一線網點異常服務行為的調查干預不及時,對網點拒絕開戶理由合理性的核實不充分;個別銀行未有效建立賬戶風險分類分級管理體系,在開戶環節對小微企業風險容忍度仍然較低。
針對這些情況,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已通過約談相關銀行機構、要求限期整改等監管措施,推動相關銀行較真碰硬、切實整改。
據了解,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將在近期升級廣東省企業銀行結算賬戶備案管理系統,上線小微企業賬戶服務質效監測管理功能,實現對銀行負面清單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發現小微企業開戶服務質效監測指標異常的,將及時進行警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