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上市銀行現金分紅加速派發 逾2800億元真金白銀已送達股東“腰包”

          2021-07-09 00:18  來源:證券日報 呂東

              本報記者 呂東

              在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中,上市銀行曾合計推出了近4900億元(稅前,下同)的現金分紅方案。如今隨著時間進入下半年,真金白銀的銀行分紅正陸續“到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各家銀行分紅進度統計,截至7月8日,已有26家銀行合計實施完成逾2800億元的現金分紅,占全部擬分紅金額的比例近六成。

              18家銀行派息率

              跑贏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

              7月份以來,上市銀行發放2020年度分紅進度明顯提速,僅僅一周多時間,就有高達8家銀行完成了現金紅利發放。截至目前,已有26家銀行將“現金紅包”發放到位,共有2818.23億元的現金分紅已陸續送達股東手中。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穩定的現金分紅,讓所有股東分享上市銀行的經營成果,有利于為投資者樹立價值投資理念。這不但是回報股東的具體表現,同時也符合監管部門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相關要求。“特別是幾家國有大行,多年來一直嚴格遵守著現金分紅比例在30%及以上的政策。”

              盡管在2020年受到突發疫情影響,但上市銀行仍大面積推出了現金分紅方案以回報股東。根據年報數據,A股上市銀行在2020年度擬派發的現金分紅合計達4884.19億元。

              六家國有大行作為上市銀行的中堅力量,2020年度現金分紅合計高達3418.8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工商銀行現金分紅達948.04億元,是所有上市銀行中派現額最高的。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現金分紅均超過500億元。

              每股分紅比例最高的是招商銀行,2020年度擬每10股派現12.53元。而在所有推出分紅方案的上市銀行中,現金分紅比例達到30%及以上的銀行數量占比逾半數。

              派息率的高低代表著一家銀行對股東的回饋力度。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共有18家銀行2020年度派息率“跑贏”同期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0年)》顯示,2020年全年,封閉式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05%。而在38家推出現金分紅的上市銀行中,有18家銀行股息率已超過這一數值。其中,9家銀行的派息率在5%以上。

              “這有助于樹立投資者價值投資理念,保護上市公司公眾股東的合法權益,強化上市公司回報與責任意識,健全現金分紅制度。”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陳爽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銀行作為證券市場中的重要一員,多年來始終大面積采取現金分紅的方式進行利潤分配,且分紅比例相對保持穩定,這也對其投資者作出了較好的投資引導示范作用。

              部分銀行分紅“微調”

              用于內源性資本補充

              剛剛于上月在A股上市的齊魯銀行,也推出了其登陸資本市場以來的首份現金分紅方案。該行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80元,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約為8.2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達32.74%。

              至此,所有A股40家上市銀行2020年度分紅情況全部揭曉,共計38家上市銀行推出現金分紅方案,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回報股東。

              與此同時,部分銀行為應對復雜的外部經營環境和資本補充壓力,現金分紅比例有所下調或沒有進行現金分紅,以適當留存利潤用作內源性資本補充。

              “上市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模式、盈利水平等實際情況在給予股東回報的同時,兼顧企業可持續發展。”陳爽爽認為,銀行分紅金額的增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掌握,上市銀行通過對現金分紅比例、金額作出適當調整,也有利于其提高抗風險能力,穩定未來的業務發展。

              徐洪才也表示,當下上市銀行同樣面臨資本金不足的考驗,一些銀行未雨綢繆多留一些利潤用于內源性資本積累,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