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銀行登陸A股現兩年“空窗期” 10家銀行仍在候場

          2022-07-05 00:17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呂東

              沖擊A股IPO的銀行隊伍出現了“斷檔”。

              自2020年6月下旬至今的整整兩年時間中,沒有一家銀行A股IPO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而在這長達兩年的“空窗期”中,由于不斷有銀行完成上市、主動中止及上會被否,A股門外候場的銀行數量已大幅縮減至10家。根據最新審核進展,目前上述排隊銀行已處于同一起跑線,全部為預披露更新階段。

              兩年內

              無一家銀行IPO申請獲受理

              對于銀行來說,實現上市不僅有助于自身品牌的提升,更為關鍵的是借此補充寶貴的資本金。正因如此,一直以來,各家銀行均為盡早登上A股市場而做著種種努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6月下旬廣州銀行、重慶三峽銀行A股IPO申請雙雙獲得受理后,在隨后的整整兩年時間內,沒有一家銀行的IPO申請獲得受理。

              目前,共有10家銀行尚在A股排隊列表之中,而上述銀行的受理時間的跨度為2018年至2020年。其中,A股IPO申請受理時間最長的為亳州藥都農商行,該行受理日期為2018年3月22日,即使是受理時間最短的重慶三峽銀行,其受理日期也已是2020年6月28日。

              “A股IPO申請受理出現時間如此久的停滯,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優質銀行已完成上市,余下符合上市條件的銀行數量越來越少。一些銀行在內部股權結構、公司治理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并存在因業績波動、資產質量下滑導致自身財務指標不達標等問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賀炎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外,A股市場對銀行IPO準入要求一直較高,審核較為嚴格,目前排隊申請上市的銀行數量仍有10家,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對于那些擬沖擊A股上市的銀行,應梳理自身問題,按照上市相關規定進行自我對照,有問題“立查立改”,以便后續流程順暢。

              正是得益于A股市場對于銀行的“精挑細選”,A股上市銀行業績始終表現穩定。2021年年報顯示,在42家上市銀行中,有40家銀行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另有30家銀行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

              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對上市審核相對簡單、便捷的港股市場中的上市銀行。17家純H股上市銀行中,2021年共有5家銀行凈利潤同比出現下降,且降幅全部超過20%,凈利潤下滑的銀行數量占比近三成。受多因素影響,截至目前,17家純H股上市銀行中,16家銀行的股價處于“破發”狀態。不難看出,由于對于銀行上市的從嚴把關,A股市場中的銀行在上市后的業績和股價表現相對更為穩定。

              10家A股排隊銀行

              全部為“預先披露更新”

              候場銀行數量的減少,除了銀行A股IPO申請受理出現兩年“空窗期”外,原本的銀行由于各方面原因減少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今年以來,廈門銀行、江蘇大豐農商行相繼退出排隊銀行。前者因“基于股權優化目的”撤回A股IPO申請,后者則是在首發上會時被否。

              一方面沒有新鮮血液的流入,一方面是排隊“老兵”的退出,正常排隊銀行的數量也出現大幅萎縮。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首發申請首發股票企業信息顯示,目前共有10家銀行仍在正常排隊,而這一數量與高峰期要下降很多。其中,擬申請登陸深交所、上交所的銀行數量分別為6家和4家,全部由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構成,均處于“預先披露更新”階段。上述銀行盡管受理時間不同,但由于所處審查階段相同,可以說又站在了沖擊A股IPO的同一起跑線上。

              賀炎林認為,申請被受理的10家銀行以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為主,這類銀行通過其他途徑補充資本的難度相對較大。他預計,申請受理“空窗期”的時間不會延續太長,畢竟很多中小銀行仍存在強烈的上市需求。但從供給端而言,未來銀行上市審核依舊會更加嚴格,數量也會有所控制。那些股權結構清晰、內部治理完善且經營穩健、競爭力強的中小銀行,上市之路相對會較為順利。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