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銀行 > 正文

          去年不良貸款轉讓掛牌金額逾2800億元

          2025-01-17 00:15  來源:證券日報 

              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生成率有望實現穩中下降,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將繼續加大

              本報記者 熊悅

              近日,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登中心”)公布2024年四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掛牌項目數量繼續增長,達到443單,創下2021年有統計數據以來單季最高。不良貸款轉讓掛牌金額(按未償本息口徑,下同)同樣持續攀升,達到1234.8億元,同比增幅為56.66%。

              隨著不良貸款轉讓掛牌項目數量及金額的增長,不良貸款轉讓交易熱度不斷升溫。2024年四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成交項目數量及金額分別達到359單、981.7億元,同比增長34.96%、55.68%。

              惠譽評級亞太區金融機構評級董事徐雯超認為,近年來,銀行新生成不良貸款保持在高位。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可加快銀行處置存量不良貸款,盤活存量資產,使得銀行總體不良率保持相對穩定以滿足監管要求。

              不良轉讓規模創新高

              根據銀登中心公布的數據計算,自2021年試點工作啟動以來,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逐年增長。2024年全年,不良貸款轉讓掛牌金額共計2861.9億元,較2023年增加1331.6億元,增幅達到87.02%;掛牌項目數量合計為1041單,平均每天就有約3單不良貸款項目“上架”出售。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銀登中心公布的歷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發現,從2021年至2024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連年增長。無論從掛牌量、掛牌金額,還是成交量、成交金額來看,2024年的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呈現出一片“火熱”景象。

              從不良貸款轉讓方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為不良貸款轉讓的主要出讓方。2024年,上述機構全年未償本息成交規模分別為1125.4億元、414.4億元、352.5億元、296.8億元,占全年未償本息總成交規模的49.84%、18.35%、15.61%、13.14%。

              1月13日,銀登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已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的機構增加了17家,至999家。

              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記者表示,伴隨開立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機構數量的增加,各類金融機構通過批量轉讓等方式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從而維持較低的不良率,這是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3.38萬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6%。

              轉讓價格環比走低

              一邊是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規模逐年增長,另一邊是不良資產轉讓價格和本金回收率整體走低。

              根據銀登中心公布的2024年四季度不良貸款轉讓業務統計數據,去年四季度,不管是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還是對公不良資產批量轉讓,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環比三季度均有所下滑。這意味著在不良資產金額一定的前提下,不良資產的轉讓價格環比走低。

              以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為例。2024年四季度,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分別為4.8%、7.3%,環比三季度分別下降1個百分點、2.1個百分點。全年來看,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分別在4%至6%、7%至10%區間浮動,整體轉讓價格不足未償本息或未償本金的一折。

              此外,2024年四季度,單戶對公不良資產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分別為39.8%、48%,環比三季度均有所下滑。而批量對公不良資產四季度的平均折扣率和平均本金回收率則分別為18.6%、28.1%。

              “個貸中的非抵押類資產如信用卡不良等,由于缺乏抵押,本身回收率就比較低。當前,部分人群的還款能力出現惡化,使得實際回收率變得更低。”徐雯超認為。

              受訪專家認為,不良貸款轉讓“賣不上價”主要還是和不良資產的供需關系有關。

              徐雯超表示,一方面隨著不良貸款生成加快,以及許多商業銀行出清不良的動力增加,市場上不良資產供應量總體在上升;另一方面,不良資產包的需求量不足以消化供給量。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折扣率自然處于低位。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等人近日在研報中分析稱,2025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生成率有望實現穩中下降,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也將繼續加大,重點領域風險有望得到緩釋的同時,前瞻性指標以及零售領域不良貸款率仍需關注。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