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境內備案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編號達506個 專家認為需建立統一標準和監管框架

          2019-10-28 01:29  來源:證券日報 吳曉璐

              本報見習記者 吳曉璐

              10月1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發布了第二批共309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這是自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網信辦第二次發布備案編號,目前境內備案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達到506個。

              某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際上,自2009年區塊鏈應用比特幣以來,近10年里,除了加密貨幣發行和交易之外,區塊鏈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

              2018年8月,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對15個國家的600名公司高管的調查發現,有84%的公司對區塊鏈感興趣,但52%的公司的區塊鏈項目處于研發狀態,10%的公司有區塊鏈試點項目,只有15%的公司有正在運行的區塊鏈項目。

              業內專家認為,區塊鏈未廣泛運用的原因,在于區塊鏈自身的技術瓶頸及法律監管的不確定性等問題。

              云象區塊鏈董事總經理鄧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首先,從技術來看,現階段區塊鏈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其次,從硬件條件上來看,區塊鏈的性能、節點規模和容錯率無法很好的兼顧;最后,如何確保上鏈數據的真實性,也是一個問題。

              鄧旭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導,建立行業統一標準;另一方面要保證每個節點上傳數據的真實性,需要從網絡運營上加強,明確參與節點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區塊鏈應用,更多的還是呈現出一個中心化的趨勢,面臨很多問題。首先是區塊鏈的效率問題,如比特幣的處理速度遠低于支付寶;其次,區塊鏈沒有通用的協議,形成了很多的“信息孤島”;最后,是真實性問題。區塊鏈只對鏈上的信息保真,但如果輸入的本身就是錯誤信息,那么區塊鏈也是會如實記載。

              在張楠看來,要解決效率問題,從根本上需要提升硬件速度;對于“信息孤島”問題,需要建立通用的協議,目前一些區塊鏈企業做的域名,采用了互聯網的方式去解決,但是成效還有待觀察;解決真實性問題,則需要有配套的制度。

              “另外,需要警惕一些打著區塊鏈的口號,進行詐騙的行為。”鄧旭認為,為了防范金融風險,區塊鏈的應用需要監管,務必通過監管手段來引導。

              近兩年,政府對區塊鏈的監管主要是針對ICO。2017年9月份,央行等七部門聯合下發《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ICO定性為“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且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此后,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和中國銀保監會等出臺一系列規范性文件與行業自律章程。

              “中國政府的監管一直都是嚴控野生數字貨幣,打擊披著區塊鏈外衣的非法融資和傳銷,但是歡迎發展區塊鏈。”張楠如是說。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