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近日,不少點外賣的市民在打開包裝后,會在隨餐附贈的餐墊紙、小票上發現反詐標語,標語舉出了常見的詐騙套路,呼吁市民面對詐騙陷阱要時刻警惕、保持冷靜。
據了解,這些“反詐外賣”由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起,攜手美團進行,旨在通過線上線下場景覆蓋的方式,通過“毛細血管”渠道來立體傳播普及反詐知識,確保反詐傳播直達普通消費者。
近年來,各類詐騙越發猖獗,甚至逐漸形成黑色產業。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反詐工作負責人表示,針對形形色色的詐騙手法,反詐形式也應當推陳出新,努力構建民眾心中的“第一道反詐防火墻”。“傳統‘喊口號’的反詐方式傳播力度稍顯不足,群眾往往認為獲取反詐知識耗時耗力,且與自己無關。因此,為了讓反詐宣傳入腦入心,協會積極作為,不斷創新思路和方法,努力降低群眾獲取反詐知識的門檻。”
另外,上述負責人談到,“詐騙分子需要誘騙被害人完成支付過程才能得手,因此我們發揮行業優勢,在小票、支付頁面等支付的全周期、各環節中嵌入反詐知識,旨在通過一次次敲響安全支付的警鐘,讓公眾形成條件反射,潛移默化地全面提升群體反詐意識。”
據了解,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此前已成立反欺詐工作委員會,并就青少年如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就地過年的群眾如何防范假借疫情實施的詐騙行為向群眾發出反詐提示,力求提升各群體預防詐騙的警惕性與免疫力,從而筑牢全社會防詐騙、反詐騙的防火墻。
(編輯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