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互聯網金融 > 正文

          消金機構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 超八成持牌消金獲同業拆借資格

          2022-11-16 23:54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冰

              日前,平安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平安消金)正式獲批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

              近年來,消費金融機構融資渠道不斷拓寬,包括同業拆借、股東增資、信貸資產證券化、銀團貸款等多種方式。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平安消金在內,已經獲得同業拆借資格的消費金融機構有26家,包括馬上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中郵消費金融等。綜合計算,有超八成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獲得該融資渠道。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消金機構獲批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標志其進入了銀行間標準化產品市場,可通過對標準化產品的運用,增強資金融入能力,提升資金融入效率,降低資金融入成本。”

              平安消金

              獲批同業拆借資格

              平安消金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于2020年4月份成立,是一家全國性科技型消費金融公司。目前平安消金的融資渠道,包括同業借款、股東存款及銀團貸款等。在融資方面,平安消金今年4月份成功落地了開業以來首單15.25億元銀團貸款。

              “獲得銀行間拆借資格是一種積極信號,機構后續可借此優化負債結構,進一步拓寬業務面。”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稱,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是消金機構進行短期資金拆借的重要渠道,也是各金融機構進行流動性管理的重要途經。

              除平安消金之外,3月份,蒙商消費金融已獲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資格。

              “消金機構獲得銀行間拆借資格最大的助益在于可以增強流動性管理能力。”歐陽日輝表示,消金機構的業務資金來源主要以線下同業借款、股東存款等為主。同業拆借業務核心并非解決機構長期業務資金來源問題,更多是解決機構臨時性資金需求,是消金機構流動性管理的良好工具,有利于提升消金機構流動性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

              多元化融資

              是大勢所趨

              同業拆借業務并非消金機構的主要資金來源,但由于其具有便利、快捷、高效、可得性強、資金成本低等特點,因此從實際交易的頻度和對流動性管理的重要性等來看,屬于消金機構的重要融資渠道。

              從公開數據綜合來看,同業拆借的成本一般在3%至5%;ABS優先級票面利率在2%至6%左右;銀團貸款利率在3%至6%左右。

              “相較其他融資方式,同業拆借在成本上優勢并不明顯,但由于其便利性和高效性,是目前消金機構中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多渠道、低成本融資的能力,是消金機構未來盈利能力‘備考’的重要競爭力之一和行業突圍關鍵。”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近幾年持牌消金公司融資渠道總體來說已趨于多樣化。其中,有些渠道的融資如ABS呈持續上升態勢,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持牌消金機構發行ABS產品規模已超90億元。

              “多元化融資仍將是未來發展趨勢,將推動消費金融行業逐漸走向成熟,為消費金融行業擴容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歐陽日輝看來,當前消費金融行業仍有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表示,“整體來看,消金機構的融資渠道仍然單一,以同業借款為主。受行業影響小、同業融資相關規定等影響,同業資金支持有限,融資議價能力較弱,資金成本較高。而股東存款、ABS、金融債等由于不確定性因素大、發行時間長等原因,難以作為持續性穩定資金補充,與消金機構線上批量展業模式對資金快速靈活的需求存在錯配。”

              如何拓展消金機構融資渠道?歐陽日輝建議,一是監管部門出臺政策,鼓勵銀行等同業機構給予消金公司資金支持;二是擴大消費金融公司吸收股東存款的范圍;三是允許消金機構開展不良資產批量轉讓試點,盤活存量資產拓展資金來源,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