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截至2月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已發布31批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App)實名備案名單。綜合來看,31批備案名單總計有超2000款移動金融App通過備案,涵蓋銀行、保險、支付、消金等金融機構。
日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同時披露了第30批及第31批移動金融App備案名單,兩批通過備案的名單中包括齊魯村鎮銀行、國美易卡、馬上金融、杭銀金融、吉林銀行等共83家,涉及銀行、信托、保險、金融科技企業等。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移動金融客戶端軟件備案工作已進入常態化階段。綜合近期公示的第30批及第31批名單來看,呈現覆蓋面廣,涉及機構類型進一步擴容等特點。”
于百程表示,“備案可以排除山寨版金融App,通過備案的App也將成為大眾選擇金融服務的標準之一。”
2020年6月份,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首批實名備案名單公布。“從首批通過備案的移動金融App名單發布至今,備案機構主要集中在銀行、支付、消費金融、保險等機構,預計后續金融機構類型會持續擴容。而由于大多數金融機構旗下往往運營多個移動金融App,所以后續完成備案的移動金融App覆蓋范圍也會進一步擴大。”于百程表示。
博通咨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移動金融App的備案管理和風險治理是一件任重道遠的長期工作。預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將繼續多措并舉,強化金融科技在備案工作中的應用,提升行業整體安全水平,建立健全移動金融App行業自律管理長效機制。后續可以加大宣傳金融類App監管,同時引導公眾下載使用備案的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