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A股首個交易日表現不如人意,不過立春當日以大反彈結束一日行情。
2月4日,上證綜指上漲1.34%,創業板指反彈4.84%。繼2月3日買入181.91億元之后,2月4日繼續凈流入79.87億元。
險資也在積極搶籌A股,據不完全統計,2月3日的抄底金額或超百億。
“疫情對市場肯定有影響,但疫情總會過去。2月3日上證綜指一下暴跌8%,千股跌停,大量優質資產直接打了9折,這正是撿便宜的時候。作為機構肯定不會看一兩日的漲跌,而是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一家險企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多家大型保險機構向權益投資經理發出內部指令:2月3日當天不能凈賣出。所謂的不能凈賣出,即倉位不能下降,不過仍有調倉的空間,比如用C股換D股等。
記者從多家大型保險機構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保險機構權益投資經理的操作,調倉者少,補倉或抄底者眾。
華南一家小型險企的投資經理表示:“一是因為跌停個股太多,想賣賣不出去,更重要的還是看好未來A股的表現。低利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且這種局面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主基調,在此背景下,機構對風險資產的配置力度肯定會加強。再加上監管機構對市場的呵護,我們認為今年市場大有可為。”
上述投資經理認為,雖然宏觀經濟目前仍較為困難,但市場一定先于實體經濟見底前見底。“2月3日的大跌,上證綜指下探至2700點附近,從這一點位看,機遇大于風險。”
2月1日,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就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場穩定答記者問時表示,對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負債匹配情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允許其在現有30%上限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例。
目前,險企的投資理念并未發生明顯變化,低估值仍是考慮的首要因素,金融、地產、基建依舊是布局的重點領域。“科技、新能源等股票也會嘗試,比如特斯拉的相關概念股等。”上述投資經理表示。
粵開證券分析師譚韞琿在研報中表示:我國險資入市比例依然偏低。保險行業資金近年來增速相比資產管理業務總資產增速較高。2018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同比2017年增長10%。另外,我國險資的主要投資領域是債券及其他投資,股票占比較小,目前,我國險資投資股票及證券投資基金的比重不超過13%,險資占A股流通股的比重在3%左右,加上企業年金及社?;鸬谋戎匾膊蛔?%。
譚韞琿認為,隨著行業內外因素共振,險資入市有望提速。特別是非標剛兌打破,強化險資入市內生訴求。2018年末,我國主要上市險企非標資產占比在20%-30%左右。2019年11月2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對于非標債權類產品,同一保險資管機構管理的全部保險資產在任何時點上不得超過其管理的全部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凈資產的35%,并明確禁止剛性兌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