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近年來,保險業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需求出發,保險業姓保的發展理念得到彰顯,保險的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日益發揮。2019年保險業加快保險供給轉型升級,積極為實體經濟提供風險保障,在加快科技賦能創新理賠模式、加強風險提示預警及防災減災工作和健全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保險業協會”)近日發布“2019年中國財產保險十佳理賠案例”。
據了解,在此次十佳理賠評選過程中,保險業協會面向財產保險公司征集了近100件具有代表性的理賠案例,涵蓋了財產保險、信用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船舶貨運保險、工程保險等多個險種,本著公平、公正和透明化原則,經過行業專家認真評審,最終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財產保險十佳理賠案例”,分別為:黑龍江省洪澇災害30.5億元理賠案例,山東省民生綜合保險臺風災害1.17億元理賠案例,美家紡巨頭破產1852萬美元理賠案例,新疆棉花價格“保險+期貨”1.30億元理賠案例,新疆兵團棉花雹災1.21億元理賠案例,某在建水電站堰塞湖1.34億元理賠案例,“貨船H輪”沉沒致紙漿全損1064萬元理賠案例,某運輸公司特大交通事故1154萬元理賠案例,某輪胎制造公司重大火災事故1.72億元理賠案例以及四川達州某商貿城火災1.08億元理賠案例。
這些案例充分彰顯了財產保險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實體經濟、保障民生、助力脫貧攻堅、服務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功能作用,并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把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評選重點之一,強調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市場化機制和社會安排。通過持續發布典型性案例,將進一步促進保險業市場主體更好地承擔服務大局、服務民生、保障民生的社會責任,并切實承擔起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體責任,改善服務能力和水平。同時,將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的金融素養和風險責任意識,不斷提高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保險業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超過6470萬億元,承保保單件數495億件,累計賠付支出1.29萬億元。財產險公司提供風險保障5369萬億元,累計賠付支出7279億元。民生相關風險保障作用明顯,其中,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2%;責任保險簽單保單數93.47億件,同比增長28.57%,風險保障金額1560.19萬億元,同比增長80.13%。
保險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行業進一步提高社會責任意識,督促行業進一步提高理賠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社會整體風險防范能力,讓保險真正成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可靠保障。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