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自保公司又一次成為“別人眼中的”保險公司。根據中遠海運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運自保”)新近發布的年報顯示,2020年,其已賺保費為5082萬元,而投資收益高達約1.05億元,是已賺保費的2倍多。去年,其歸母凈利潤也高達約1.13億元。
盡管中遠海運自保并未公布其可投資資金和投資收益率,但從投資收益和已賺保費的對比來看,其投資收益率應當可觀。
顯然,良好的投資收益也是中遠海運自保實現盈利的重要“秘訣”,同時,其承保情況也比較理想?!蹲C券日報》記者查閱其年報,去年,其原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保險險種分別是船舶保險、責任保險、企業財產保險、貨物運輸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從承保利潤來看,整體呈現“三虧兩盈”的局面,但由于船舶保險單險種盈利高達4878萬元,因此其承保整體也實現盈利4430萬元。
在風險管理方面,中遠海運自保表示,其在戰略風險方面,一是嚴格執行董事會審議通過的經營規劃,有效識別內外部重大變化導致的戰略風險,適當動態調整,力爭避免該類風險對公司戰略規劃推進和戰略目標實現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二是持續關注國際形勢,通過制裁風險排查機制,編制《國際制裁信息簡報》,向客戶進行風險提示,防范制裁風險可能對業務和客戶帶來的影響;三是根據年度風險偏好陳述書進行溢額分解,確定償付能力風險管理指標庫并時刻監測。
業內人士認為,自保公司對其承保的母公司風險非常了解,產品設計更具針對性,同時事前的風險防控工作也具有相對優勢,這是自保公司的優勢所在。但自保公司承保風險的同質性較高,續保的選擇性較小,這也是其經營風險所在,因此,在設計好承保方案后,還必須設計合理再保險方案進行風險轉移。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