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74個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超6000億元、90余家保險等金融機構負責人“云點贊”……5月19日,中保登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在2022年“保險暨銀行理財資金入渝”重大建設項目線上對接會上按下“快進鍵”,集中簽約金額達219億元。
近年來,實體經濟“融資難”與金融領域“資產荒”并存,在推進金融供需雙方直連直通、優化投融資對接機制方面,有關方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探索。不容忽視的是,“啟動容易落地難、單筆容易持續難、一地容易復制難”,這是投融資對接面臨的三大難題。
上海保險交易所董事長任春生表示,中保登作為上海保險交易所的資產端戰略平臺,立足保險資產管理業骨干基礎設施功能定位,充分發揮信息數據的匯聚優勢、市場主體的鏈接優勢、科技運用的后發優勢,遵循“真落地、可持續、能復制”原則,從實體需求側、金融供給側、行業平臺側三端發力,加速建設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探索提供破解上述三大難題的中保登方案。
實體領域的有效投資需求,是實現投融資對接的邏輯起點。中保登針對保險等資金的配置特性,積極協同地方政府、大型銀行、企業集團,對融資方進行精準“畫像”,保證了入庫融資項目的規模和品質。
金融服務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金融供給也不應止于短期的一錘子買賣。截至目前,中保登的直接業務參與機構近5000家,包括了各類型的金融機構。中保登積極組織豐富多元的交流場景,促進投融資雙方的人員互訪、信息互傳、業務互動。
近年來,業界對金融要素市場創新發展形成了廣泛共識,即主體要素是基礎,資金要素是關鍵,數據要素是未來。在中保登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的不懈努力下,這三項要素正逐漸呈現由“物理連接”轉向“化學反應”進而“基因融合”的局面。
據中保登總經理袁平海介紹,中保登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聚焦三個同心圓。最大的同心圓是“保實通”板塊,旨在推動保險資金與實體企業的直連直通;中間的同心圓是“銀保通”板塊,旨在推動保險資管業與金融同業的互聯互通;內層的同心圓是“保資通”板塊,旨在推動保險資管公司與保險公司的暢聯暢通。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