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保險 > 正文

          轉型聚焦專業化導向 保險業在改革中探新路

          2022-07-01 06:48  來源:上海證券報

              □保險不好賣,是各險企面臨的一大挑戰。目前,對于消費者而言,保險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銷售難度增大進一步阻礙了保險簽單。

              □現階段,營銷隊伍人員數量大幅下降。保險銷售分級制度的提出和建立,是一場監管在前、倒推行業專業化改革的金融創新活動。

              □近年來,保險保障功能愈發受重視,養老、健康、醫療等行業都在向保險業輸出政策紅利。保險業須在產品開發和保險銷售上發力,將政策紅利轉變為保費增長。

              ◎記者韓宋輝

              今年4月,銀保監會向各保險公司下發《人身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保險業將首次建立銷售分級制度。從“增員等于增客戶”的熟人營銷,到產品分級、人員分級的專業化銷售制度,保險業這場改革背后,是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不變不足以求發展。

              近年來,保險保障功能愈發受重視,養老、健康、醫療等行業都在向保險業輸出政策紅利。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行業依然是朝陽行業,市場空間巨大。不過,欲找到一條可持續的紅利變現路徑,保險公司還須直面問題,持續探索。

              對癥下藥建立保險銷售分級制度

              保險銷售分級制度的提出和建立,是一場監管在前、倒推行業專業化改革的金融創新活動。

              燕道數科創始人兼CEO婁道永表示,《辦法》是中國壽險營銷領域最具專業引領性的文件?!掇k法》將對壽險銷售的監管細分為售前、售中、售后,為行業確立了具體的行為標準。

              “目前,險企的經營面臨一定挑戰。在險企觸達客戶的渠道中,營銷隊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渠道,現階段營銷隊伍人員數量大幅下降?!掇k法》的發布,是監管有的放矢從根上解決問題。”今日保研究院院長林瑤珉表示。

              實際上,銷售分級制度在其他行業早有實踐,一些理念先進的保險公司也有嘗試。“這幾年,我們服務了不少保險公司、銀行、第三方機構,其中一些公司和團隊的銷售行為與《辦法》強調的方向基本相同。”婁道永表示。

              記者注意到,《辦法》提出的“銷售適當性管理”在業內廣受關注。這從側面說明,業內人士對保險銷售專業化期盼已久。

              業內人士表示,一直以來,壽險營銷存在的諸多問題都與銷售適當性有關,《辦法》對銷售適當性管理提出了不少細節要求,包括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保費繳費能力、家庭狀況、身體健康狀況等,這些都作為銷售過程中的規定動作,成為制度性要求。

              多因素疊加險企面臨一定挑戰

              保險不好賣,是各險企當下面臨的一大挑戰。

              “價值達成存在較大壓力,在2021年高基數影響下,公司今年1月新業務價值下滑較為明顯。公司積極采取措施推動價值提升,目前來看降幅逐步收窄,但還是呈現10%以上的負增長。”新華保險總裁李全在日前舉行的股東大會上坦言。

              多位一線保險代理人分析稱,疫情發生后,一些人收入出現下降,消費能力也隨之下降。對于消費者而言,保險是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所以一些資金不寬裕的消費者會優先考慮房貸、車貸等剛性消費。一些資金相對寬裕的消費者,消費傾向變得更為保守,不會輕易購買期限較長的保險產品。

              此外,銷售難度增大進一步阻礙了保險簽單。一位保險代理人說,根據監管要求,在一些地區進行保險銷售須錄音錄像,本輪疫情發生后,代理人只能請客戶遠程錄音錄像,要求客戶下載App并配合錄制。這對于客戶和代理人而言都不太方便,一些已經談好的單子到了這一步只得作罷。

              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保險業原保費收入24180億元,同比略降0.63%。其中,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7708億元,同比下降3.25%。

              破除障礙“紅利變現”路猶長

              雖有一定挑戰,但市場對于保險業的“朝陽產業”定位沒有變,“保險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已成市場共識。

              近年來,保險保障功能愈發受重視,養老、健康、醫療等行業都在向保險業輸出政策紅利。一方面是良好前景,一方面是較大挑戰,阻礙險企將政策紅利轉變為保費增長的,究竟是什么問題?

              經多方面交流反饋,記者了解到,保險業務的本質是針對各類風險開發設計保險產品,再將合適的保險產品銷售給面臨相應風險的客戶,使得保險保障功能得以發揮。因此,險企在產品開發和保險銷售上能力滯后,阻礙了其“紅利變現”。

              “低水平、同質化”,是保險業對產品生態感受最深的一點。監管文件多次提及的老年人特定疾病、兒童先天性罕見病、新業態從業人員特定風險等,卻存在一定保障空白。

              眾惠相互保險董事長李靜表示,從業者應把目光瞄準老年人特定疾病等存在一定保障空白的市場。開發針對老年人的保險產品,不僅要做好保險精算定價,更要建設老年人大病防控能力。這種能力的建設,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及信息技術進步,可以逐步實現。

              經過多年發展,消費者對保險的認知更為深入?;ヂ摼W時代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大幅減少,讓消費者有能力對各類產品“挑挑揀揀”。但是,保險代理人的專業水平卻沒有跟上。

              “隨著保險知識普及和網絡信息的傳播,不少消費者早已養成先懂再買的習慣。這種情況下,代理人對于客戶需求的精準挖掘和分析、對于保險產品和同業競品的專業分析,都是促成簽單的必備技能。但是一些代理人不具備這些能力,靠的還是一些簡單的銷售話術。”一名北京地區外資險企代理人表示。

              此外,隨著大資管時代到來,在消費者眼里,各類金融產品的邊界早已模糊。一些分紅、年金類儲蓄型保險產品通常會被拿來與銀行理財、基金等投資品種進行比較。不過,險企尚未做好跨界競爭的準備,沒有找到自家產品的獨特競爭優勢。

              新華保險副總裁李源日前在股東大會上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銷售對公司銷售養老年金造成了一定影響。未來,壽險公司在發掘個人養老金市場時須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產品+服務,壽險公司不僅要銷售養老產品,還要做一些養老服務;二是發揮資金久期優勢;三是為客戶打造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和方案。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