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楊潔
據銀保監會官網11月10日消息,近日,經國務院批準,銀保監會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修訂并發布《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2年12月12日起實施。
《管理辦法》明確,保險保障基金對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單持有人提供救助,保單持有人的保單利益在人民幣5萬元以內的部分,保險保障基金予以全額救助。
費率由基準費率和
風險差別費率構成
針對廣大保險公司關注的保險保障基金的籌集方式,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管理辦法》修改了保險保障基金籌集條款,將現行的保險保障基金固定費率制調整為風險導向費率制,明確保險保障基金費率由基準費率和風險差別費率構成。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修訂后的《管理辦法》將固定費率調整為基準費率加風險差別費率,更有利于將風險合理分類分組,保證組內風險的同質性,更有利于保險業防范風險和高質量發展。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保險學系教授、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銘來對記者表示,此次通過設置風險差別費率,對不同險種的風險進行測算,設定風險系數,將保障基金的費率與保險公司的不同類型保費的風險掛鉤,更公平、合理。
將短期健康險
短期意外險納入救助范圍
關于保險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辦法》明確提到,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依法實施破產,其清算財產不足以償付保單利益的,保險保障基金按照下列規則對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單持有人提供救助:一是保單持有人的保單利益在人民幣5萬元以內的部分,保險保障基金予以全額救助。二是保單持有人為個人的,對其保單利益超過人民幣5萬元的部分,保險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額為超過部分金額的90%;保單持有人為機構的,對其保單利益超過人民幣5萬元的部分,保險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額為超過部分金額的80%。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管理辦法》界定保單利益的范圍;明確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適用于財產保險同樣的救助規定;對于人壽保險合同外的長期健康保險、長期意外傷害保險等其他長期人身保險合同,規定其救助方式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辦法,救助標準按照人壽保險合同執行。
“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單損失在5萬元以內100%兜底,而此前的規定是對非人壽保險合同的保單損失在5萬元以內的部分予以全額救助,這是新規定的最大變化之一。”謝遠濤表示。
朱銘來認為,新規定下,財產保險、短期健康保險、短期意外傷害保險的保單損失超過5萬元部分不全部救助的設置,既有利于激勵消費者主動甄別不同險企的經營風險,也利于接管險企的發展。
此外,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修訂后的《管理辦法》優化了保險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豐富動用保險保障基金情形,增加“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情形”;賦予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參與風險處置方案和使用辦法的擬定”的權利;新增“保險公司在獲得保險保障基金支持期限內,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視情依法對其采取限制高級管理人員薪酬、限制向股東分紅等必要監管措施”的表述。
銀保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加強督促指導,做好《管理辦法》的貫徹落實工作,研究確定新的費率標準,進一步發揮好保險保障基金制度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的作用,維護保單持有人合法權益,促進保險業穩健、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