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恐慌下半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
往后看,A股仍將受海外市場擾動,短期需關注美元流動性緊張局面能否緩解,2008年雷曼破產后出現過類似的現象,但第一輪恐慌緩解之后新興市場同步見底。國內一季度大概率出現經濟增速的底部,但仍將處于“數據弱,政策松”階段。當前A股估值所隱含增速預期已跌至4.5%以下,在恐慌進入下半場后,長線資金現在可逐步進場,價值投資時機已到,短線資金仍應等待右側信號。配置上,周期中關注建材、建筑等基建產業鏈行業;TMT回調后可受益無接觸經濟的游戲和云計算,以及肩負新基建重任的5G;消費可關注汽車等逆周期調節抓手,以及價值股的中長期機會;市場波動較大可關注高股息板塊。3月19日恒生指數PETTM已跌至2003年以來2%分位數,PB已是歷史新低,同樣已具備中長期配置價值。
太平洋:重拾升勢仍需時間
積極因素:A股估值水平合理(PE16倍,PB1.6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風險溢價(1/全部A股PE-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5%,處于2005年以來從低到高80%分位(上證綜指2440點時為4.4%),意味著股市風險資產相對無風險資產吸引力已達高位。負面因素:仍需繼續等待海外疫情拐點,根據中國經驗,歐美有望在四月中下旬迎來日增確診峰值。疫情對美股盈利預期的沖擊尚未完全體現,后續還有下調空間。全球資金風險偏好驟降,無論質量好壞,流動性好的資產優先被拋售。
短期重點聚焦未來國內政策信號釋放力度。央行已宣布將于3月26日招標發行離岸央票100億元,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預計未來逆周期政策不會低于預期。結論:2800點之下為中長期布局窗口,價值型資金可陸續進場,博弈型資金仍需等待。配置建議:短期交易性機會為主,中長期科技股+券商仍為主旋律。
安信證券:外圍恐慌改善,積極把握機會
從A股自身估值和投資價值來看,估值包含預期已經較為悲觀,當前A股具備顯著的配置價值??紤]到無風險收益率影響,A股近期估值吸引力已經接近2019年初市場底部水平:截至3月20日,全部A股估值中位數的倒數或者說其所隱含的年化收益率(1/PE,3.60%)與無風險收益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2.68%)之差(0.92%)已經達到2019年1月底部以來最低。
總的來說,傾向于認為全球金融市場最恐慌階段已經過去,在當前海外流動性危機擔憂緩解背景下,預計風險資產將出現反彈,而中期將會根據各自基本面出現分化行情,在當前位置時點,我們對A股持樂觀態度,應積極把握機會。投資者可以重點把握二季度景氣恢復或者上行確定性較高的方向:包括新基建、強內需消費(醫藥、食品飲料、社會服務等)、和有效投資的傳統類基建(核心都市圈基建投資等)。
興業證券:海外波動讓A股顯長牛韌性市場
短期情緒上的擾動,會使市場有波動、波折,但中長期基本面、A股性價比、加速開放和改革等對市場有利,關注內部向好的結構亮點。在這寬幅震蕩的大局下,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進入密集披露季,“好公司”、“好股票”用優秀的財務數據讓投資者去偽存精,投資者驗明真身的好時機,也是投資者積極布局“好賽道”的“上車點”。
建議投資者配置“兩頭走”的好時機,特別是一頭布局低估值、高分紅、業績穩的核心資產價值龍頭。另一頭“新基建”,把握政策加持的科技基建和民生基建相關投資機會。行業配置:關注“兩頭走”的低估值、高分紅、增長穩的核心資產價值龍頭方向。另一頭,隨著一系列短期科技股可能因為交易過度擁擠、獲利盤過重而出現一定調整,但全年來看,大創新科技成長機會仍值得重視。特別是結構性亮點中,政策催化的新基建,特別是科技基建和民生基建的結構性亮點方向。